人人音樂現在就在不斷擴展,進行各項業務嘗試,除了主體業務是線上付費業務,這一點是人人音樂的根基。
就如同唱片業務,是傳統唱片公司的根基,不管如何發展,唱片銷量始終是衡量一家唱片公司的根本。
到了互聯網時代,傳統的模式正在改變,而無論如何改變,到了今天或者推后數年時間,一首音樂專輯的銷量也將從傳統的唱片銷量,轉變為各大音樂平臺的付費下載趨勢,這是大勢所趨。
而音樂專輯的銷量,永遠是衡量一名歌手,還有其背后的唱片公司的根本。
不過人人音樂跟傳統唱片公司,如滾石、索尼中國等唱片公司不同,他們是被動改變,在整個形式已經非常不利于他們的情況下,被迫進行改變。
而人人卻在主動尋求改變,在付費下載音樂,因為版權還有付費意識不明確,主體業務始終無法提升的情況下,人人音樂不斷尋求變化,來開展新的業務,提高自己的盈利能力,來渡過整個寒冬。
實際上這段時間,在陳楚制定出sP彩鈴業務、貼牌電子產品等業務之后,讓傅子國等一幫人人音樂的管理人員得傳統意識,受到強烈的震動。
作為音樂領域的專業人士,傅子國在音樂上面的造詣,絕對是遠超陳楚的,而之所以沒能想出這些,是因為他們被傳統觀念禁錮了思維,而不是什么能力問題。
在見識到了sp彩鈴業務還有品牌mP3的前景之后,對于傅子國等人的震動巨大,他們第一次知道,傳統音樂產業,是可以跟新生產品所共鳴的,而不絕對是對立層面。
這段時間,傅子國也在不斷積極推動人人音樂的發展,跟包括國內滬上一家新興的音響設備制造商合作,注資對方得到40%的股份,制造包括家用音響、汽車音響、電子產品音響在內的音響設備,這是人人音樂的一次冒險嘗試。
而除此之外,還包括跟多個樂器生產商合作,包括吉他、鋼琴等樂器生產商,大多都是新興品牌,雙方是一拍即合,人人因為為其提供資金還有推廣,而這些樂器生產商,則是看重人人音樂的品牌和資金,雙方合作的非常順利。
之所以選擇新興品牌,是因為老牌設備和樂器生產商,根本就看不上跟人人音樂合作這點蠅頭小利,反而是新興品牌,對于人人音樂的合作,非常的意動。
除了這些硬件之外,在主業務上面,傅子國在音樂產業上發展則更加順利的多,聯合了包括跟人人音樂合作的所有唱片公司、音樂網站還有歌手在內,擬定了一份版權授權書,由人人音樂管理。
現在人人音樂勢大,所以各大音樂唱片公司也都沒有反對,而且人人音樂要做的事情,也是為了所有的唱片公司,所以基本上都同意下來。
人人音樂拿著這份授權書,跟國內文化部門下屬的一家管理部門,還有國家版權協會的管理部門,共同合作,來維護國內音樂的版權利益!
未來,包括電視臺、電影、劇組還有KtV、卡拉ok等盈利場所,使用音樂,都需要向人人音樂和國內音樂版權部門繳納費用,僅此一項,每年都能收取到超過兩億的版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