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人人科技的規模,也依舊在不斷增加,之前五層大樓,如今已經是坐的滿滿當當,甚至是已經將整座大廈的一半,都已經使用。
這座大廈二十多層得大廈,一半大樓都被人人科技使用,剩下的一半進駐的,也都是跟人人科技密切相關的公司,比如一些外包、律師、審計、人力、通訊、唱片、影視等公司部門,都搬到了這座大樓,為的是能夠跟人人科技更好的合作,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為此,人人科技耗費了數億資金,入股了這座大樓,就是為了讓這座大樓的管理方,更好的為人人科技跟這些合作公司服務。
陳楚進去的時候,見到人人科技依舊如以往一樣忙碌,不過卻多了不少的新面孔,人人科技的業務不斷擴大,尤其是海外業務的持續增長,也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資源,來維護這些市場。
另外一方面,雖然經過了多次修改,不過人人科技依舊遵循了業績審核制度,也就是沒有能夠完成業績的主管和團隊,就會被人人科技慢慢邊緣化取代,最終會離開人人科技。
對于這種業績制度,很難說出好壞,這是一種能力的最直觀體現,能力強的自然會業績越來越出色,包括獎金、職務、薪水、分紅、權利等會越來越大。
而能力差的,就會被慢慢所取代,最后只能被調到其他部門,陳楚也說不好人人科技實行的這套制度,未來到底會怎樣。
相比起楚科技術總部那邊,人人科技這邊競爭激烈的多,卻也得到的更多,被邊緣化的那些主管跟團隊,要么去一些小部門,要么離開人人科技,人人科技也會補償一筆費用。
在最近的一份商業周刊中顯示,國內科技行業,最讓人期待和想要進入的公司中,楚科技術排名第一,而競爭壓力最大的科技公司中,人人科技位列榜首,這一份充滿矛盾的調查報告,讓人既感覺矛盾,卻又有些五味雜陳。
但激烈的競爭,也讓人人科技保持了強大的活力跟競爭力,人人科技所有的產業都在突飛猛進,高薪養酬下,也涌現出了無數的人才,讓人人科技在所在的行業所向披靡!
陳楚向著人人科技總部的頂樓上去,見到依舊忙碌的身影,也終于見到了幾張熟面孔。
“陳董!”見到上來的陳楚,擔任人人科技技術部副經理的李瑋璋急忙站了出來,他也是人人科技的老人了,當初人人科技成立時,他就加入了人人科技,比起杜建昭要大了幾屆,之前曾在思科國內業務部任職。
人人科技業務增多,技術總監仍為黃勇林,但人人科技這么多業務,黃勇林也不可能事事關心,所有技術部這邊便多了不少負責項目的技術經理。
陳楚跟李瑋璋也是老熟人,向著李瑋璋說了幾句,陳楚便向著他問道,“建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