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艾麗克斯采訪陳楚的報道,在nb電臺上播出之后,可以說是引起了軒然大波,讓北美整個科技行業、互聯網、金融以及學術領域的人員,都開始了爭論。
而且學術領域的爭論,比起其他領域還要兇猛的多,支持和反對陳楚言論的人,差點沒把狗腦子給打出來。
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句話放在學術領域一樣不差,甚至更加顯著,學術領域可不僅是埋頭鉆研技術就夠了,學術領域的爭端往往比起其他地方更要激烈的多。
因為學術概念,涉及到了名望、話語權、資金、待遇還有外界評價等,這些東西同樣跟學術領域的人,息息相關,畢竟所有人都不可能逃脫這個世俗社會!
而陳楚提出的第四次科技浪潮,則讓北美各大高校以及學術領頭人,都分成了兩派,一部分是傳統技術領域的支持人,另一部分則是新興科技的學術研發人員。
實際上兩邊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互聯網興起的時候,就已經是爭的不可開交,要知道科技領域也分為傳統科技跟新興科技領域,前者以鋼鐵、機械、化工為代表,一直都是世界科技的中心。
而這種局面,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以半導體為核心的新興科技興起,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風起云涌,以半導體、芯片、電子設備跟互聯網為核心,形成新興科技鋼牙,將無數的目光吸引到了新興科技行業之上,傳統科技行業開始出現了頹勢。
而從事傳統科技行業的研發人員跟學術領頭人,包括他們背后的實驗室跟高校專業,如何甘心被新興科技所取代。
要知道,這可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的,每年研發費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分給新興科技領域的多了,傳統科技領域的研發就會陷入停滯!
這可不是異想天開,而是真實存在的,現在的主流科技技術,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嚴格意義上來說,現代社會的各種技術,都是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出現的,現在不過是將這些技術升級而已。
到了后世的時候,互聯網技術徹底超越傳統科技,就是一個最直觀的體現!
原本在學術領域,傳統科技的代表就跟新興科技方面在明爭暗斗,陳楚的話徹底讓這個爭端開始爆發出來,兩邊的學術大拿紛紛出面,一方拼命的貶低陳楚提出的第四次科技浪潮概念,一方是拼了命的鼓吹。
他們這可不是跟陳楚有過節,或者跟陳楚有交情什么的,而是屁股問題,到現在為止,以鋼鐵、機械、建材為核心的傳統科技行業,都拒絕承認第三次科技浪潮,依舊認為現在依舊是處于后電氣化時代,也就是第二次工業浪潮末端,并沒有所謂的什么第三次科技浪潮,更不要說第四次了!
因為如果承認的話,那他們這些傳統科技領域的人,豈不是代表著已經落后了時代,他們已經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這關系到傳統科技領域從業人員的話語權,關系到他們每年的經費,還有他們自身的社會地位,以及他們的待遇,這是一次不能輸的爭端,他們已經無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