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如此,陳楚對于斯圖爾特·布萊克的機器人實力,也有了一個初步印象,起碼放到國內,斯圖爾特·布萊克也是一個頂尖的機器人工程師!
國內的機器人研發起步要晚許多,這方面日苯跟西歐方面研究的非常深,因為勞動力短缺,需要使用工業機器人填補勞動力。
而一些粗重的工作,笨拙的工業機器人設定程序可以完成,但這么多年來,機器人的研發基本上處于工業或者軍事區域,民用機器人發展到現在依舊緩慢。
但整個龐大的需求市場,卻是真實存在的,如果真的像斯圖爾特·布萊克說的那樣,機器人已經擁有了程序思維能力,進入千家萬戶充當助手,或者當做安保產品使用,都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斯圖爾特·布萊克還有一旁的安迪·魯賓,都等待著陳楚的決斷,兩人都是硅谷極客文化的代表人物,編寫程序只是他們的拿手好戲,電焊他們也同樣拿手,不見西雅圖某個首富,退休之后,也自己在家當起了電焊工,這些東西硅谷是一脈相承的……
“繼續研發下去,我會繼續投資,但在研發出你想象中的智慧機器人之前,我希望你能夠給我還有Onyx科技,帶來一些收獲!”陳楚對著斯圖爾特·布萊克說道。
陳楚這是給斯圖爾特·布萊克畫了一道界限,讓他開發機器人的過程中,能夠研發一些實用的機器人,就算最后沒有能夠成功,那也能夠留下一些專利跟技術,不至于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果不給斯圖爾特·布萊克一些限制,陳楚真擔心他的研發,會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一去不復返!
聽到陳楚繼續支持斯圖爾特·布萊克的機器人研發,安迪魯賓跟布萊克都松了一口氣,場地上的那架機器人,安迪魯賓也付出不少心血,這些天他有時間就溜達到了樓上,跟布萊克一起開發這款機器人!
陳楚向著大樓里面走去,這棟大樓目前的研發人員超過七十多人,看似規模不大,但這些人都跟斯圖爾特·布萊克一樣,基本上都是從各大科技公司、頂級學院挖過來的人才。
在這座實驗室沒有什么規則限制,只要這些人有創意跟想法,他們就可以自己進行研發,陳楚跟Onyx科技這邊會進行投資,這座實驗室的負責人是寧彥霖,但基本上以這些科研人員自己為主,除過重要項目,會讓諸如斯圖爾特·布萊克這樣的科研人員參加外,其余的時間,基本上他們都各自忙碌。
投資方肯定不會喜歡這樣的地方,因為充滿了不確定性,投資了大筆的資金,最后可能全部打了水漂,投資跟產出不成正比!
但對于科研人員來說,這里就是天堂,谷歌的X實驗室還沒有成立,Onyx科技就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可以讓頂級科研人員隨心所欲,根據他們創意跟想法研發的實驗室!
這座實驗室,楚科技術跟Onyx科技并沒有進行推廣宣傳,像斯圖爾特·布萊克還有這座大樓的那七十多個科研人,都是相互之間聯絡過來的,不是出身通用電氣實驗室,就是從麻省理工、卡內基梅隆大學等出來得頂尖研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