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楚科技術抱怨的,可不只是這一家公司,甚至不少大公司都在抱怨,它們快要成為了楚科技術的“人才提款機”。
楚科技術如今已經在科技行業形成了虹吸效應,隨著楚科技術的待遇、薪酬不斷提高,科技行業的人才,開始不斷涌入楚科技術。
就像這次楚科技術發出招收消息后,國內各大科技公司的人才,都是望風而動,向著楚科技術投入簡歷,而隨著人才不斷涌入楚科技術,楚科技術也會成為頂尖技術人才的首選地。
如果哪天,以加入楚科技術作為頂尖人才的標準時,恐怕加入楚科技術的人員會更加趨之若鶩,每次招收,都會讓各大科技公司人才涌入楚科技術。
就如同各大科技公司,跟楚科技術搶不過那些頂尖人才,好不容易培養出來,卻又被楚科技術搶我,逐漸成為了楚科技術的人才培養機,不斷為楚科技術提供新鮮的血液。
現在這種苗頭,已經開始出現了,各大科技公司卻沒有辦法,除非他們能夠像楚科技術這樣有強大的盈利能力,然后愿意給技術人員提高那么多的待遇,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而大科技公司還好說,那些小科技公司就更慘淡了,像在媒體上抱怨楚科技術的那位小公司老板,楚科技術招收人手這幾天,他公司的整個技術團隊都同時請假,去參加楚科技術的招收,整個公司硬生生停頓了三天!
他還沒法發脾氣,只能當做什么都沒發生,誰讓他給下面人的薪酬,不到楚科技術旗下平均薪酬的十分之一,根本沒底氣說。
楚科技術這一次特招大會,對整個科技行業的影響,是肉眼可見的,從未有任何一家科技公司,僅僅一次招收,就讓其它科技跟著震動,甚至多舉行幾次,說不定都要有一批公司被楚科技術玩壞了。
這一次招收,不僅讓張一銘那邊,將搜索部門建立起來,其余的楚科技術各部門,包括王瑆的“美團”等,都招收了不少的人員,其他公司影響不好說,但對于楚科技術來說,絕對是有利的。
甚至是楚科技術人事部,還準備每年都來一次,將國內的技術人才每年收割一次,這樣甚至不戰而屈人之兵,要不了多久,恐怕其他公司的技術實力,都要開始落后楚科技術一大截,這時候就看出盛大建立創新院的先見之明了,能夠收攏一大批的人才。
楚科技術在整個科技行業心思的巨大震動,陳楚雖然也在關注,但沒將心思全部放在那上面,至于媒體報道的楚科技術打個噴嚏,整個國內科技行業都要震動一番,陳楚也沒有太在意,楚科技術如今的實力是有,但還沒到了太過的地步,更多還是媒體吹捧。
至于那些科技公司的抱怨,陳楚更不在意,楚科技術不會為了照顧他們,而放緩楚科技術的發展,在科技行業不能成為最頂尖的那一個,那足夠楚科技術說不定就會落得跟他們一樣的結局,被其他巨頭收割。
在楚科技術掀起震動,外面爭論不已的時候,陳楚則跟幾個從北美過來的人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