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份幾年前出的“社會經濟調查錄”,如今已經被出版多次,進入到燕京還有多地高校的經濟系的學術參考資料中,國內經濟部門更是多次引用。
上面對于國內這二十年來的經濟總結,包括國營、私立等產業的發展,資料可謂是詳盡無比,最需要的是,身為宏觀經濟大師的楊遠明,還指出了這些產業前些年遇到的問題,還有面對全球化、信息科技化到來,將遇到的問題,都做了預測,這些預測這幾年都開始逐漸發生。
這也讓這份“社會經濟調查錄”哪怕出版幾年,可卻越來越受到重視,被引用跟使用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陳楚沒有從事學術領域,所以感觸不大,像劉漢良等參與過這份經濟調查錄的人,這幾年來可謂仕途順利,備受所在部門重用,都跟那份調查錄有關。
“這位是李師兄,他跟教授時間可比起我還早,現在任職在……”
曾元禮向著陳楚介紹起幾個人來,其中有像曾元禮這樣進入商業,成為職業經理人的。
也有像劉漢良這樣,繼續從事學術研究的,更有像這位李師兄一樣,進入仕途的,現在已經是主政一方了,可謂是位高權重,這次剛好進入燕京辦事,所以一起趕了過來拜訪楊遠明。
被曾元禮介紹到的李師兄,四十多歲的年紀,整個人帶著一股穩重感,他不能算是楊遠明正式的門徒,當初被派到燕京進修時,聽過楊遠明的經濟課,但這些年對于楊遠明態度十分恭謹,每年都要拜訪一次,比起曾元禮他們這些楊遠明正式的學生,做的都還要好上幾分。
李師兄還有其他幾個在仕途的人了,向著陳楚看了一眼,然后笑著說道,“早就聽說教授收了一位關門弟子,陳師弟果然是名不虛傳!”
“客氣了,比不得李師兄你們,只是做點小生意賺個溫飽罷了!”陳楚笑了一聲說道。
聽到陳楚這話,李師兄等人都不由苦笑一聲,陳楚這要是賺個溫飽,那他們這算什么,即便是現在已經地位頗高的李師兄,看到陳楚還是不由一陣感嘆,已經聽過傳聞,可真正見到如此年輕的亞洲首富,心頭還是不由一嘆,感覺這些年似乎白活了……
有楊遠明這層關系在,又有曾元禮從中協調,再加上李師兄等人也有意跟陳楚交好,片刻間氣氛便已經是好了起來,眾人一起向著楊遠明的住處過去。
還是那棟小樓,陳楚他們一起過去,敲開門之后,出來的楊遠明見到門外這么多年,不由一愣,隨后哪里還不知道怎么回事。
讓眾人進來,楊遠明指著眾人說道,“你們來也不提前說一聲,我這里連個準備都沒有!”
“拜訪教授,還要您準備什么!”說話間,陳楚跟眾人一起帶著東西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