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多謝陳董照應!”楊元希向著陳楚說道,這兩天他在燕京的待遇,那絕對是無話可說。
說完之后,楊元希拿出幾份傳真來的文件,關鍵還是投資的事情,一天沒有確定下來,他就一天放不下心來。
“陳董,這是擬定的投資意向協議,您請過目一下!”楊元希向著陳楚說道。
雖然只是一份意向投資協議,對于其他人可能沒什么約束力,但對于陳楚跟楚科技術來說,卻已經是足夠了。
這一次投資的地方不同于以往其他地方,安陽跟省城,是陳楚的老巢,哪怕是陳楚這些年回去的次數屈指可數,這一點也不會改變,這兩個地方對于楚科技術來說,是堪比燕京的地位,楚科技術產品跟業務,在這些地方幾乎占據統治地位。
所以只哪怕是虧本,陳楚也要投下去的,更不提什么反悔之類的。
對于安陽、省城之類的投資,根本不存在后悔什么的,這樣的投資,本身就不以回報率為主,如果放了鴿子的話,那估計陳楚在那邊的名聲可就毀于一旦了,往后恐怕都不好回去了,所以對于這份協議,省城那邊也是放心的,基本上就是表達態度罷了。
陳楚翻看了幾份協議,意向協議不同于嚴苛的正式協議,沒有具體的投資額度,主要是確定楚科技術在安陽跟省城的投資。
包括軟件研發中心、針對初創公司的產業孵化園,還有呼叫中心的項目、財經學院等四個項目,整個投資項目的金額,起碼在四億美金以上,當然這份投資會分為幾年時間完成。
前期最主要的還是軟件研發中心、財經學院兩個項目,需要楚科技術真金白銀的砸下去,起碼需要投資一億美金以上。
雖然計劃的以楚科技術為核心建一座高新產業園,已經不太可能,但省城那邊不死心,準備繼續以軟件研發中心為核心,將整個省城范圍的產業,都進行現代化的數字技術提升。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誰都知道未來的技術,是一個互聯網跟科技化的產業,不管是生產還是管理,哪怕是市政方面也會進行數字化管理,需要的軟件跟技術都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光靠這一波,楚科技術得技術跟資金投入,加上省內的市場,預計能夠讓新建的高新產業園,迅速成為國內中部地區,技術跟實力最龐大的高新產業園,這已經足夠了。
看到這些的時候,陳楚向著樣元希看了一眼,這項計劃不知道是誰制定的,但確實足夠龐大,當然這是以官方為背景下推行的,如果楚科技術自己出面,恐怕根本拿不到那么多的訂單,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夠拿出那么一大筆錢,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進得。
除過軟件研發中心之外,其余得項目不用說,像財經學院基本上就等著拿錢動工,預計跟燕京國際學院一樣,算起來陳楚都已經投資了兩所高校,不過都還是專科水準,要想達到一流水平,還不知道要砸進去多少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