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大膽的嘗試,P1閱讀器采用了全新的材料跟工藝,不論是外觀還是技術上,都做出了巨大的改變,墨水屏讓P1真的接近了紙媒閱讀體驗,但“回歸閱讀”本身的P1,去除了眾多商業用戶需求的股票、金融信息訂購服務、學術論文查詢、郵箱等諸多服務,讓諸多用戶望而卻步,P1可能是一款合格甚至超越諸多產品的科技產物,但不是一件合格的商業產品!”
“電子科技雜志”也在當天刊登的報道中,用頗為惋惜的語氣報道,揚言P1算是良心之作,但實際上可能太雞肋,屬于自嗨產品,去除了太多商用功能,也將整個以華爾街為首的金融行業四百多萬用戶擋在門外,這些可都是最有消費潛力的用戶,現在卻都摒棄了P1閱讀器。
當Onyx-P1閱讀器的當天銷量出現之后,頓時間,各大媒體都開始報道P1銷量慘敗的話題,似乎P1閱讀器已經成為失敗之作一般。
甚至不少媒體,都開始悲觀的認為,電子閱讀器產業實際上可能都知道曇花一現得產業罷了。
“今天電子閱讀器產業,也是由亞洲首富為創始人,創建的科技行業最具潛力的科技公司Onyx科技,今天發售的新一代電子閱讀器P1銷量慘淡,這可能不僅是Onyx科技得緣故,也許需要重新審視這個所謂的電子閱讀器產業,是否真的是改變時代的產業?”
這家直接否定了電子閱讀器產業的媒體,不僅是否定了Onyx科技,也直接否定了所謂的數字閱讀,認為數字閱讀就是一座空中樓閣,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而用這種標題報道的媒體,幾乎一夜間涌現無數,如果仔細刨根問底的話,就會發現這些報道,都是由保守的傳統紙媒為首報道的,其中以“曼徹斯特時報”領銜的歐洲媒體最為積極,不斷抨擊數字閱讀浪潮就是泡沫。
這些紙媒之所以這么積極,說到底還是利益之爭罷了,原本互聯網媒體的出現,不僅讓傳統出版集團受損,以報紙、雜志為主的紙媒更是搖搖欲墜,Onyx電子閱讀器不斷上線媒體訂閱,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日報等大媒體,都開始順應潮流,在Onyx閱讀器上線電子版本的“紐約時報”,而且訂閱用戶增長迅速。
畢竟相比起發行報紙,推送電子版本的報紙,成本低、覆蓋用戶廣,反而讓日漸萎縮的紙媒用戶開始增加,在以Onyx科技首的閱讀器領域,“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都收獲了百萬以上的電子訂閱用戶,可相比起這些知名媒體,能夠迅速轉型,其余的紙媒就不是那么順利了,日子反而更難過了幾分,畢竟用戶不可能購買全部的報紙。
但不管如何,隨著無數媒體的唱衰,關于Onyx科技新產品慘敗的消息,開始猛然間流傳起來,隨后擴展到諸多行業。
而且是越傳越邪乎,一家日苯的報紙,直接報道到,“剛剛贏下跟LVMH集團競爭的楚科技術,其可能因為Onyx科技新產品,遭受巨額損失!”
單日營收破三億美刀,在為吸引人眼球的媒體報道中,根本不提及,反而預言Onyx科技會因為P1閱讀器遭遇巨大損失,就差直接喊出要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