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推廣、印刷制作、唱片等部門,必須進行轉讓,人人音樂不需要這些部門,不過這些部門并不好處理,人人音樂能賣出的價格并不高!”
傅子國重新坐下來后,向著陳楚說道,隔壁百代唱片一眾高管還在跟百代董事會匯報,人人音樂這邊已經開始準備起清倉大甩賣百代唱片的產業。
首當其沖的就是百代銷售部門,百代唱片的銷售部門,是以在全球數百家音像店,還有CD唱片渠道商為主,這也是目前百代唱片虧的最慘的業務。
CD唱片根本就賣不出去,還要支付給幾百家門店的租金,每年兩千多人的薪酬,百代唱片叫苦不迭,卻不敢輕易裁掉,因為裁掉人員、關閉店面容易,但想要再建一套這樣的銷售渠道,花費要比原來貴十倍不止。
百代唱片懼怕,人人音樂這邊卻沒有什么害怕的,這樣的線下渠道,人人音樂背后的楚科技術,實在是太多了。
百視達遍布全球得幾千家門店,不比百代唱片的幾百家門店強么,論線下推廣能力,百視達能秒了百代唱片那邊,更不提還有巴諾書店做輔助,如果還需要銷售CD跟唱片,直接使用百視達店面跟渠道就夠了!
“還有百代唱片的CD跟DVD唱片生產廠,目前百代唱片在全球還有超過四座唱片黑膠灌注跟CD碟片生產廠,這些生產廠這幾年也虧損嚴重,人人音樂是準備全部出售的,未來不在涉及傳統唱片的生產跟銷售!”
雖然是傳統唱片出身,但習慣了數字音樂的瘋狂,傅子國已經看不上了傳統唱片那種成本高、風險大、回報慢的模式,數字音樂比起實體唱片,不論是成本還是風險,都要低的多,屬于輕資產運營,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生產人員、銷售員、門店,人人音樂平臺的銷量跟營收,比起整個百代唱片所有音像店都還要高的多!
陳楚卻出乎傅子國預料的,要保留下百代黑膠唱片生產廠,還有黑膠音響設備制造廠這幾家百代唱片的產業。
“百代唱片的黑膠音響設備跟黑膠唱片生產線保留下來,其余的CD唱片生產線跟生產廠全部賣出去!”
聽著陳楚得話,傅子國一陣詫異,不知道陳楚為什么做出這樣的決定,不知道陳楚為什么要保留黑膠唱片這個老古董。
傅子國欲言又止,黑膠唱片別說在唱片設備技術跟潮流更為出色的歐美了,就算是在國內,早在十年前,國內最后一家黑膠生產線,都被白菜價賣給日苯了。
而在歐美音樂行業,黑膠唱片更是快絕跡了,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基本上全部鳥槍換炮,黑膠產線改為CD產線了,目前全球能夠生產黑膠唱片的廠商,只有不到35個,其中大部分還處于停工狀態,黑膠唱片實際上已經斷檔近二十年了,黑膠生產是手藝活,很考驗生產人的工藝。
從黑膠唱片“母版”刻印開始,就需要技術出眾的老師傅,在黑色膠盤上刻印凹紋,隨后還有母盤制作、唱片壓制,都需要制作的老師傅憑借技術跟經驗拿捏。
正因為受限制頗多,所以工業化的CD生產線出現后,迅速淘汰了黑膠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