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流媒體跟版權分銷,臉書、Youtube、人人影視等,大量使用了維亞康姆、LMC自由媒體集團、華納、BMG、百代的音樂版權,而這些公司收到的版權跟廣告收益,每年都在增加!”
聽著道格·莫里斯的話,馬丁·班迪埃略顯尷尬的笑了一聲,因為不在同一個陣營,所以索尼的音樂版權,不能出現在人人音樂的分銷體系內。
百代唱片明明這幾年比起索尼音樂要差的多,但就是靠著版權,每年都能從人人音樂拿到大筆的收益,來維持整個百代唱片的運轉,也能靠發放給旗下的歌手版權費,勉強維持著百代唱片。
而相比之下,索尼龐大的版權庫,遠遠沒有被利用起來,數字音樂跟版權營收,竟然比起百代唱片還相差甚遠。
道格·莫里斯可能只是無意間提起,可還是讓馬丁·班迪埃有些尷尬,比不上百代唱片的版權部門,就說明他這個索尼出版部門的總裁,干的有些不合格!
對于人人音樂,道格·莫里斯實際上是欣賞的,甚至都有過將人人音樂得運營團隊,挖到索尼音樂的想法。
這個想法,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恐怕會引起軒然大波,唱片行業巨頭,竟然要挖數字音樂平臺的人,說出去估計都不會有人相信,數字音樂那幫人,在傳統唱片人眼中,那就是不務正業。
但道格·莫里斯卻不這樣看,以前的唱片公司怎么賺錢,大頭就是賣唱片,再順便開幾場演唱會,賣賣音樂周邊產品,什么架子鼓、鍵盤、貝斯之類的,看起來也賺的不少,可實際上幾十年沒變過套路。
而人人音樂帶來了另一套玩法,雖然現在人人音樂加上蘋果音樂、雅虎音樂等平臺,每年帶來的全球數字付費音樂市場也不過幾十億美金。
相比起前幾年,全球每年三百多億美刀的唱片銷量市場,這根本就不值一提,這也是讓各大唱片公司恨得牙癢癢的,原本躺著每年能分三百多億美刀,現在累死累活,還只能勉強活下去,落差太大。
可道格·莫里斯卻不認為完全是由人人音樂而起,人人音樂從誕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在推行正版跟付費音樂,這一點真的沒法黑。
而雖然直接帶來的數字付費音樂不過幾十億,但人人音樂推行的彩鈴、流媒體分銷、音樂版權開發等,卻在迅猛發展,光一個彩鈴市場就超過了九十億美刀,再加上人人影視、Youtube等互聯網視頻媒體帶來的收益,音樂市場并沒有消失,只不過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不過這些話,以道格·莫里斯的身份卻沒法直說,不然整個唱片行業都要翻了天不可,就跟那句戲言一樣,“大臣還沒反,皇帝老兒自己給反了……”
雖然沒法明說,但道格·莫里斯還是提醒著馬丁·班迪埃,將索尼的那座版權庫運作起來,那可是一座金山。
“另外,聽說人人音樂還將繼續擴展音樂版權變現途徑,人人音樂正在聯合SG游戲公司,共同開發一款音樂視頻游戲“吉他英雄”,聽說是將一些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知名搖滾樂曲跟游戲相結合,向市場推出一款音樂游戲,如果這款游戲真的能成,那說明音樂衍生跟變現的道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