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傳出來的消息,讓整個科技行業,都有種嘩然,現在全世界的科技還有互聯網行業,都是在各種尋求資金,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可這時候,楚科卻開始狂撒美刀,這幾乎吸引了全世界科技行業的關注,之前還在叫囂楚科就要撐不下去了,“楚科必敗”的那些媒體,這時候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一般。
突然開始撒鈔模式的楚科,怎么看,都不像是要撐不下去的樣子,在雷曼投行突然倒下去,開始牽連全球一眾投資機構跟投資人的情況下,次貸風暴正式開始蔓延到全世界中。
破產的公司一家家開始傳來,無數人都開始倒了大霉,當華爾街開始甩鍋的時候,全世界都有無數人開始流離失所。
這時候,突然開始狂撒鈔票的楚科,自然是顯得有些扎眼了,這對于之前還在報道,楚科就要倒下去的媒體來說,來的實在是有些太突然,這時候再看之前的那些報道,饒是這些媒體臉皮夠厚,可也實在是有些尷尬。
隨后更多消息開始傳出,在雷曼投行突然倒下之后,摩根投行也順勢對貝爾斯登發起了收購,初次收購價格僅僅不到兩億四千萬美刀,但承擔貝爾斯登的全部債務,消息一出,原本就股價狂跌的貝爾斯登,徹底給跌成了狗。
不過這個收購要求,被貝爾斯登給拒絕了,因為貝爾斯登認為這就是在羞辱自己,隨后摩根投行將收購價格,給提前到了十億美刀,這其中,大半都給了貝爾斯登的管理層,這才讓通過了這場看起來,遠沒有想象中那么驚天動地的收購,可實際上卻讓華爾街乃至于全球金融行業,格局都發生了變化。
而北美信托投行也加入到了這場收購之中,收購了貝爾斯登部分股權,用承擔債務的方式,變相收購了貝爾斯登的總部城大樓、投資業務,還接手了貝爾斯登全球一半的職員,相當于摩根投行跟北美信托投行,聯手刮分了貝爾斯登。
對于從貝爾斯登轉入門庭到北美信托投行,貝爾斯登的職員,并沒有任何抵觸之處,甚至到了北美信托投行的人員,還帶著幾分慶幸,剩下那一半職員,反而是如喪考妣。
因為摩根投行,肯定不可能接手那么多貝爾斯登的職員,一但不能加入北美信托投行,那肯定要被摩根投行給趕走,而以現在華爾街岌岌可危的形式,哪個華爾街公司能招收這么多職員?
“楚科技術很可能是這場災難的最后贏家,我們收到最新消息,楚科賬戶上,最少擁有超過兩千億美刀以上的現金……”
北美一家財經電視臺的主持人,用夸張的語氣說道,以現在的形式,那些投行機構、財團、銀行都開始缺錢,而楚科卻擁有如此龐大的現金流,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了。
這就像其他人都要快被餓死了,而楚科這個大地主,還有著幾十個倉庫的糧食,以現在的形式,楚科的這些糧食,對于其他人來說,就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為了得到楚科的這些糧食,讓那些人賣地,恐怕都有人干,畢竟賣了可能心疼,但不賣,就真餓死了……
“這里,不得提一下紐約斯特恩商學院的努里爾·魯比尼教授,與其說是楚科董事會的決定,不如說他們很幸運的,請到了努里爾·魯比尼教授擔任風險顧問,它讓楚科有了應對這場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