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紛紛明智住口,當場用稀稀拉拉,卻又顯得異常熱鬧的掌聲以作回應。
于是在一派祥和,主賓盡歡的歡快氛圍之下,秦國科舉制正式公布,且在國中開始推行!
但是當科舉制正式落地實施之后,趙政卻才忽而發現,威脅強迫……哦不,是用心感化這些秦川世族們同意科舉制,只不過是一切的開始而已。
真正想要將科舉制切實落地于秦國國中,卻還有太多太多的問題隨之涌現了……
……
首要問題,就是具體落實科舉制時,可供學子們進行學習、考試的場所,也就是秦國官方的學府或是學宮必須解決。
這個問題倒也還算簡單,在教化民眾,選拔官吏這等國中大事面前,太守耀飛顯得極為深明大義。
不過在秦王殿下召見約談,親切慰問之后,就主動將郡府所在地又一次騰了出來。
帶著一眾秦川官吏,搬到了不遠處更小一些的官邸之中。
這已經是繼秦王殿下上任,為秦王行宮騰挪地方之后,郡府所在地的第三次大規模搬遷了……
雖然這很無奈,但也沒有辦法。
誰讓漢陽城雖為一郡之府,一國之都,但就是這么貧窮而又破爛呢?
以至于急迫之間,卻連處差不多大小的府邸都找不出來?
而在解決了學府的場所問題之后,趙政又面臨著緊隨而來的第二個問題。
學府中的老師從何而來啊?
須知在趙政的計劃之中,這處學府不僅承擔著為秦國選拔人才的重任,更為重要的是為秦國培養人才啊!
既然要培養人才,那就必須得有老師去教授學子才行啊!
可目下之間,卻又上哪去尋那么多德才兼備的老師來呢?
但若是沒有老師先生,又如何去培養更多的人才為我所用呢?
面對這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趙政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苦思無果之后,趙政選擇先暫且跳過這個環節,等日后想出辦法之后再說吧。
畢竟目下當務之急,是急需招攬一批人才,至于培養人才這種長久之計,便也在日后再徐徐圖之吧。
于是趙政非常明智的,直接在郡中大肆宣講,公示秦國新政,鼓勵寒門子弟乃至于平民黔首們,參與秦國公開的人才選拔!
為了確保這次公開選拔報名的公平公正,防止有人在其中亂做手腳,趙政特意繞過了太守耀飛,選擇委任老實憨厚的書記官郝真,作為主考官全權處置此事。
雖然郝真也屬于秦川世族出身,很難說不會偏袒于其他世族子弟,但目下在手頭無人可用之時,卻也只能是矮矬子里面拔將軍,先讓郝真這個忠厚樸實的老實人先上了。
畢竟從郝真目前的表現來看,尤其是他平日里記錄自己的文字來看,卻還真是一個誠實可靠,值得信賴的老實人啊!
但這一次,這位秦川世族公認的老實人,卻似乎令信任他的秦王殿下有些失望了……
……
“郝真!你這個濃眉大眼的家伙!竟也敢蒙蔽本王么?!”
只聽‘啪’的聲,記載有這次被選入學府的名錄竹簡,頓時便被秦王趙政一怒之下,扔在了郝真面前!
“我王!冤枉啊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