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趙政此時被一雙雙炙熱般的目光所包圍,卻也不好意思說自己當時其實是去偷偷踩點,好找尋到合適的地方溜出宮去。
于是只能是尷尬笑著,并未有任何言語。
“四時學宮……此名甚好!既與殿下有關,又極富教育意義!”
左玄在心中咀嚼著‘四時學宮’之名,不由大感滿意般連連頷首。
“只不過……”
但緊隨其后,卻是忽而話鋒一轉,面露沉思般沉吟而道。
“四時二字,未免有些不妥……不如替換為寅時,改為寅時學宮卻又如何?”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響應,紛紛頷首應道。
“彩!”
“不錯!寅時學宮自是更佳!”
“寅時不失其意,又顯莊重許多,卻是再好不過了……”
于是在眾人紛紛認可之下,秦國學宮之名,便就此定為寅時學宮!
……
辭別秦王殿下之后,剛剛步出秦王行宮,左櫻便忍不住出言詢道。
“父親大人……櫻兒有一事不明。”
“哦?何事不明呢?”
左玄神色如常般應聲而道,似乎對于此等不明而問早已習以為常。
“為何秦王殿下面對此等名留青史之機……卻會自甘退讓呢?”
此言一出,就連一旁的左助、郝真,都忍不住面露好奇,顯然也并不清楚此中道理。
“呵呵……”
左玄先是一怔,而后只是輕笑。
“秦王之志,似有并吞統河山之勢!”
言罷,左玄望向小女,不禁笑而說道。
“試問如此圣君……如何會在乎此等虛名爾爾?”
此言一出,鴉雀無聲,左右皆服。
……
“左玄者,字化民,號南陽經神,乾代初期儒道至圣之一也。
神武十二年,玄枯坐南陽,驟聞秦王廢察舉而立科舉,大喜,遂投之。
至秦川,已夜中,覲見秦王,惟有一問。
‘殿下何以廢察舉而立科舉耶?’
秦王淡然對曰:‘無他,利國利民耳!’。
玄緊追而曰:‘何以利國利民也?’
秦王侃侃而曰:‘其一,唯才是舉,可為國遴選大才也!’
‘其二,不囿出身,施民以望,可使國本穩固,無懼動蕩也!’
‘如此,則民自知,惟有奮進可改運易命也!’
‘如此,若國有良才可用,民有希望可進,國運焉能不興,國民焉能不富耶?’
玄大驚,久久無言,感而嘆曰!
‘殿下有并吞八荒之志,實為千古罕有之圣主明君也!’
此言一出,滿堂皆寂,左右皆服。”
《九州風云錄》·泰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