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若欲滅行,海路水道盡皆斷絕,惟有正面強攻不可!
“今我大驪鐵軍,于十五日前奇襲雁門關,一戰而下!自此一路猛攻,如入無人之境!截止下使入乾之時,我大驪已連破大行一十二城,將整個雁門郡盡數收入囊中!”
此言一出,殿內鴉雀無聲,卻是盡皆震撼于大驪兵力之盛,進軍之速!
短短十余日,便奇襲雁門關,連下大行一十二城,使得雁門郡整整一郡之地,盡數淪陷!!
這雖說是出其不意,打了個大行措手不及,且發兵之日剛好選在了新年過后不久,整個大行都還洋溢在新年的喜氣之中時,就更加難以抵御。
但即便如此,大驪進軍之速,仍舊令眾人瞠目結舌,簡直難以置信!
且大行疲弱至此,竟似乎毫無抵抗之力,則更是令人大惑不解,實在有些摸不著頭腦!
“當然,這也都是數日之前的戰報了,至于目下我大驪鐵軍進展何處,卻是連下使也不甚清楚了。”
此時此刻,隨便眼望著殿內眾人盡皆驚愕的神情,心中不無得意之色。
只是他面上卻并未顯露出來,而是繼續開口,將大驪進軍路線有所保留的略微顯露一二。
“不過依南征大元帥之命,我軍先鋒部隊,將在一個月內鑿穿濟州,直擊豐墉防線!”
緊接著,只見隨便手執導引長桿,從雁門郡徑直劃向南方,一路橫穿整個濟州,最終停留在豐州北部門戶嘉墉關之上!
濟州雖大,橫亙一十二郡,然而對于入侵方的大驪來說,擊破大行防線,兵臨大行國都才是最為重要的戰略核心。
故而,大驪根本無需占據濟州全境,而是攻占樞紐要沖之后,自可一路南下,直擊豐墉防線!
至于這所謂的豐墉防線,便是地勢平緩,一馬平川的大行國中,罕有的第二道占據山川地利的命脈防線了。
至于第一道以雁門關為核心的命脈防線,在被大驪突發大兵,奇襲陷落之后,便徹底淪喪了。
而在攻入雁門之后,整個濟州平原,便如同嗷嗷待宰的肥羊一般,根本無力抵抗大驪的屠刀宰殺。
這種一馬平川的豐茂平原,一直延伸至濟州與豐州的交界處,才會被浩浩蕩蕩的豐江阻攔,自此難以逾越。
正是因為這條豐江的存在,使得整個豐州水系貫通,農業發達,常年豐收,堪稱整個九州最為富饒的天地糧倉,故而得名‘豐州’。
可一望無垠的平原,使得大行在和平時期足以富甲天下。
但這等優勢,在殘酷的軍事戰爭面前,卻面臨無險可守的尷尬局面。
故而,一旦被敵軍進入豐州,則豐州無險可守,極易淪喪!
為了避免這種局面,歷朝歷代占據豐州之國,都挖空心思構筑足以御敵于外的穩固防線。
不過好在豐江的上游,便是大行國中少有的浩瀚山脈秧山群峰,連綿足有數百里之長,將豐州與濟州隔絕內外。
于是,大行便依山而建,在秧山與豐江之間,接連修筑了三座大城,相互倚重,構建起了大行最為重要的一條防線豐墉防線!
其中豐墉防線的核心,便是占盡天險地利的天下第二關嘉墉關!
若是突破了豐墉防線,則大軍入境,再無任何阻攔,可一路襲馳而下,貫穿整個豐州、瀛洲,直達臨安城下!
故而,豐墉防線對于大行之重要,根本毋庸置疑!
就像是雁門一破,整個濟州必將糜爛一般,缺失了豐墉防線之后,整個大行將再無天險可守,只能與敵軍以命相搏了。
到那時,軍力疲弱的大行距離國滅,也就僅僅只剩下時間問題了。
但也正因如此,這條事關大行國運命脈的核心防線,又豈是那么容易能夠突破的?
大行對于自己最為重要的屏障門戶,自然是費勁心思,將其修筑的堅不可摧,牢不可破!
首先,對于水軍天下無敵的大行來說,任何妄圖進攻豐墉防線之人,都將盡喪水域控制權,故而無法搭設浮橋,也無法乘船越過豐江,必須得老老實實從陸地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