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進入豐州平原的唯一一條大道,卻被號稱天下第二關的嘉墉關牢牢占據。
且大行為了萬無一失,更在其側分別設立了兩座大城拱衛左右,一座為敖倉城,一座為衛水城。
其中,敖倉城位居下游,據江而立,城堅地廣,易守難攻,屬于嘉墉關的后背兵營及儲備糧倉,故得名‘敖倉城’。
若戰時有敵軍圍攻嘉墉關,則可逆流而上,從側翼突破敵陣,與嘉墉關可謂是互為犄角,一正一輔。
至于衛水城,位居豐江上游,顧名思義,乃豐江水軍駐扎之所,專為保衛嘉墉關及豐江水域而特設,擁有天然良港的水師駐所。
之所以特設此城,蓋因豐墉防線之核心,便是豐江水系的控制權。
否則敵人大可以繞過嘉墉關,直接渡河而過,而后派兵圍城,看住三座大城,讓主力部隊得以挺進豐州平原。
故而,衛水城便駐扎著冠絕九州的大行精銳水師,扼守要道,保衛著豐江及分支水系的水域控制權。
如此一來,本就占據天險的嘉墉關,更是有著一左一右兩座大城拱衛而立,堪稱密不透風,牢不可破!
正因如此,熟悉九州地形的殿中重臣,才會對大驪使者所言三月速滅大行之語,感到大吃一驚!
畢竟即便占據了濟州全境,可面對這道精心打造的穩固防線,大驪莫說是三月滅行,即便是三個月的時間突破此道防線,都已經是千難萬難,幾無可能啊!
那必須得硬生生的,拿無數人命去填才行啊!
而也正因如此,以晉王趙勝為首的漁翁一派,便建議坐山觀虎斗,讓兩國在這條極難突破的防線上流盡鮮血,而大乾正好坐收漁翁之利。
但現實的問題是,即便是濟州全境令大驪盡數奪去,對于大乾與大行來說,也是很難接受之事!
屆時,大驪雄踞四州之地,且盡是中原核心大州,單從疆域與人口來看,幾乎占據了泰半九州!
若是任由大驪這般做大,卻是必將養虎為患,遺禍無窮啊!!
那么此時的大乾,就必須要根據攻守雙方的實力與表現,來做出最為正確的抉擇!
故而,太極圣皇便趁此機會,通過這位大驪使者的口中,想要更多的了解清楚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究竟進行到了什么程度,雙方兵力部署又是如何?
如此,大乾才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最有利于己方的決定!
“不過豐墉防線之固,舉世聞名也!若想以最小代價速破此關,還必須仰仗于大乾精銳之師的鼎力相助!”
面對如此堅城,哪怕是自信如隨便也不得不微微搖首,當場嘆息而道。
只不過他話音剛落,卻只聽國帥狄殤瞬時便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哈!隨特使可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啊,讓我大乾將士去為你大驪攻城拔寨?”
狄殤當場嗤笑,戲謔反問而道。
“這便是你們大驪……所謂的誠意么?”
此言一出,殿中之人無不哄笑,顯然是對于此等言論大感可笑。
而面對滿堂哄笑,隨便卻是不急不惱,當即否認而道。
“這位大人卻是誤會了,若無奇計妙策,下使又如何敢言三月滅行之語呢?”
言及此處,隨便嘴角微翹,轉而一臉篤定的反問而道。
“據下使所知,大行派來求援的使者早在數日之前,便已抵達西京城了吧?”
面對此問,眾人一片沉默。
在眾臣看來,大驪使者此言,豈不是屬于明知故問么?
“既然大行求援,兩國又唇齒相依,那為何不干脆答應彼輩,發兵入行,馳援鄰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