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采歌在外面吃完飯才回家。
稍事休息,便開始搬運。
因為對原作的仙劍版有太多不滿意的地方,所以他一邊搬運,一邊修改。
不過與搬運《鬼吹燈》時不同,搬運《仙劍》他遇到了太多的麻煩。
《鬼吹燈》本來也是在網絡上,行文風格天然具備網絡屬性。
雖然說要改寫一些劇情,對人物性格、對白也做出調整,但實際上改動并不是很大,杜采歌算了算,不到總篇幅的15%。
而《仙劍》的問題呢,卻是文青范兒太濃了,一股酸味彌漫,很不適合網絡載體。
尤其是結局還那么……令人流下欣慰淚水的大團圓結局。
如果不大改,很可能成為杜采歌第一部撲街的(原主那些不算);而如果大改,可能又失去了原作的精髓,因為《仙劍》本來就是既有點酸、有點溫馨真情,唯美浪漫,又有點痛徹心扉的一個游戲。
楚國版的仙劍也繼承了這些元素。
杜采歌是左右為難,所以搬運的速度很慢,而且絞盡腦汁,也很辛苦。
這個時候,他才能略微體會到那些網絡寫手的不容易。
那些純原創,能一天碼字一萬兩萬的還能夠理解,大不了不吃不喝不睡,勉強還是能做到。
那些一天能碼三萬四萬的,莫非真的長著10條觸手,3個大腦?
搬運了沒幾千字,杜采歌就開始走神,頻頻在腦海里構造分鏡頭,設計人物對白,還根據他來蔚藍星之后看過的電視、電影,挑選適合飾演逍遙哥哥、靈兒、林月如的演員。
不管以后他有沒有機會去執導《仙劍》,意淫無罪嘛。
到了9點多鐘,杜采歌才停下來休息一會。
想了想,他拿出手機,找到姜佑曦的號碼,猶豫了片刻,手指按了下去。
接通后,聽得出姜佑曦興致不高,笑得有點勉強:“哥,我就想著你該給我打電話了。”
杜采歌沒跟他說“我不打給你,你就不能打給我么”那種癡男怨女的話,畢竟這不是基輔。
而是帶著歉意說:“我的事又連累到你了,《童話》本來不該只有這么點成績的。”
“什么呀,哥你說的話真是,”姜佑曦提高了嗓門,“我以前的歌賣成什么樣我還是很有逼數的,如果沒有你給我寫歌,日銷10萬這種成績怎么也輪不到我啊!哪怕接下來幾天銷量不斷下滑,這也已經是一線歌手的數據了。要我說啊,《童話》的成績已經夠好了,是你自己要求太高了。”
杜采歌總覺得從他的語氣里聽到了濃濃的怨氣,尤其是那句“是你自己要求太高了。”
杜采歌不由得笑道:“我不是要求高。”
頓了頓,他接著說,“而是,如果一件事做不到最好,我寧愿從一開始就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