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是眾人公認的事實,但陳蘭此刻說來,隱約是拿雷脩的稚嫩襯托自己的老練資深,頓時引得雷氏下屬的曲長們大為不滿。鄧銅頓時哼了一聲:“陳將軍,你這把年紀擺在這里,說自己久經沙場,那我沒得話講。但你要說自己領兵打仗比我家小將軍強,我是不信的!”
“你鄧某人信不信都沒用……”丁立旋即接下話茬,他睨視著陳蘭,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陳將軍能不能打仗,這得問仲家天子才行!”
丁立與鄧銅二人,都是雷緒親自簡拔于行伍之中的得力部下,最是忠誠可靠。兩人雖然彼此有些抵牾,但眼看陳蘭有借機自重的意思,立時便一齊出來阻止。鄧銅是個粗人,說上幾句倒也罷了;丁立是吏員出身,講話可有些厲害。原來陳蘭昔時為自稱“仲家天子”的偽帝袁術麾下大將,仲氏政權為曹公所破滅時,陳蘭也率領一路大軍抵御,結果屢戰曹軍不利,乃至大潰。丁立提起此事,便是揭了陳蘭的老底子,嘲笑他自吹自擂,其實本身也是個敗軍之將。
聞聽此言,陳蘭頓時面色一沉。
論資歷、論影響、論地位、論實力,陳蘭都比丁立和鄧銅強出太多。他既然不悅,頓時便有數名與他相熟的首領如俞宣、蔡灃等人與之呼應,這幾家宗族的規模雖然不大,卻也都根基深厚,首領頗具名望。俞宣本人也是兇狠桀驁著稱之人,他們一旦參與,與鄧銅丁立等人彼此指責,瞬間吵作一團。
陳蘭不再理會丁立和鄧銅,轉向辛彬道:“辛公,你覺得我的提議如何?你應該明白現在的局勢,小將軍很難獨力堅持下去,沒有支援是不行的。除了我以外……”他轉身睨視帳內眾人,再回身繼續道:“也沒有誰適合領兵支援了。”
這提議本身并無問題,本來召開軍議,就是為了再度召集人馬前去支援。但辛彬只干笑兩聲:“陳將軍且勿急躁,這是大事,我們總得仔細商議才好。”
辛彬是協助雷緒處置庶務的助手,而非神機妙算的謀士,在軍議之前,他本也沒想別的;但陳蘭太過積極的態度,忽然就讓他有些警惕。此刻他嘴上敷衍,腦海中心念電轉:陳蘭是江淮豪右聯盟中無可爭議的二號人物,在各家首領中,他不僅名聲與實力俱屬翹楚,也確實最具領兵打仗才能。畢竟此君曾經統領上萬人馬,隨袁術東征西討,光這份經驗,就絕不是尋常鄉間土豪能有的。于情于理,他都是最適合的人選;但此時此刻,因為他的反復強調,他偏偏又成了最不合適的人選。
沒錯,正是陳蘭的要求引起了辛彬的警惕。因為陳蘭剛才反復強調了,要前去支援雷脩,須得“配備重兵”!
江淮豪右們掌控的徒附、部曲總量高達數萬,但真正接受過軍事訓練、能上戰場打硬仗的,不會超過五千人。其中雷緒所部兩千余,以陳蘭、梅乾為首的各家豪族合計也是兩千余。此前雷脩、梅乾領兵斷后,動用了雷氏部曲中的半數和各家豪族湊出的千余人。如果還要調集重兵,那勢必不會少于此前動用的兵力,就得抽空所有能戰之士,甚至再臨時組織青壯了。到了那一步,數十年積累的家底都投入到了陳蘭下屬,山中便只剩下老弱婦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