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射鹿之人,正是江東群臣口中的“至尊”,車騎將軍、徐州牧孫權。
聽得騎士們紛紛阿臾自家的箭術,孫權哈哈地笑了幾聲,勒馬返身,將弓矢拋給趕來的扈從,待要再行深入林地,卻忽覺興致索然。
孫權素來酷愛射獵,單以射獵時的矯捷勇猛而論,父兄都不如他。這個事實早些年常常令他自矜,今年以來,卻讓他沮喪。他終于發現,射獵時的英勇是一回事,真正戰場上的表現又是另一回事,說到底,自己并不如原先想象的那般英武卓絕。
數月前在合肥的那場失敗,實在太狼狽;被一封偽造書信嚇退的過程,也太羞恥了,這極大的損害了東吳在赤壁戰后積累的威名。孫權甚至能夠感受到,某些臣僚們異樣的眼光,好像那些人在說,舉江東之眾、決機于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你不如你的兄長!
兄長臨終前,確實是這樣說的,孫權從來都不以為然,偏偏殘酷的現實讓他不得不承認。
說來可笑,過去的數月間,唯一讓孫權感覺到被尊重的,竟然是剛離開京口不久的劉備。
此前孫權從不曾見過劉備這樣的英人。江東才俊固然多如過江之鯽,可他們都是部下,是理所當然在自己面前屈膝之輩,偶有幾個擺資格拿大的老家伙,徒然令人生厭。而劉備不同,他豪爽自如的風度、豁達大氣的舉止,都令孫權為之心折;作為與孫權平等相待的一方雄主,他隱約表露出的敬意,更讓孫權感覺到飄飄然。
劉備所表露出的,便是真的嗎?其實也未必。孫權明白,劉備有賴于江東的支持,不得不如此。但劉備竟有那樣的魅力,讓每一個與之接觸的人都信賴他,喜歡他。怪不得世人都道,劉備能得人心。
自己的妹子能夠嫁給這樣一位名震天下的英雄,也算不枉了。
可惜沒能留住他。
孫權想起了周公瑾送來的書信。書信上的言語被自己反復揣摩,早已爛熟于心:
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筑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場,恐蛟龍得云雨,終非池中物也。
孫權嘆了口氣,周公瑾說的一點沒錯,然而劉備走得太快了。
己方準備的許多手段還沒來得及用上,還沒能將他的英雄豪氣消磨在宮室美女的溫柔鄉里,他已經拿到了他想要的,隨即一溜煙地跑了……還帶走了青春美貌的夫人!這也太……太……孫權簡直不知道該怎么評價才好。
這樣一位以天下為己任的英雄,既已龍歸大海,江東只憑著婚姻關系,就能鉗制得了嗎?怕是很難。
好在有周公瑾坐鎮南郡,總能想辦法壓制住劉備的,接下去也只好麻煩公瑾了。孫權相信周瑜,遠甚于相信自己。他始終覺得,只要有周瑜在,一切都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