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部曲在一時動搖之后,竟能堅持鏖戰,始終維持著陣勢的完整,一方面是因為本身經受過艱苦的訓練,另一方面,自然是因為雷遠本人不退。紛亂的戰場上,所有人看到飄揚將旗下那位年輕的將軍,就像是有了主心骨,有了死戰的理由。
那可是廬江雷氏宗族的當代宗主,是帶領數萬民眾在荊州扎根落腳的人,是承諾了給予民眾們安定生活、并事實上予以實現的人!將士們愿意為他作戰,也必須為他作戰!
然則馬超著實兇猛,光靠將士們怕是不行。更新最快電腦端::/
雷遠略微活動手臂,開始做親自上陣的準備。
慣用的繯首刀和趙襄所贈的利劍都懸掛在腰間左右。雷遠分別試了試,確保抽刀拔劍的動作順暢;又喚來一名扈從,將自己身后的束甲皮絳挪了挪位置,莫要勒住筋骨。
另一名扈從隨即捧上鐵脊短槍。
得益于近年來不懈的苦練,雷遠的身手相對于尋常武人來說,已算出眾,但雷遠自知,遠遠不足以和馬超這等超群絕倫的猛將相比。那已經不是靠訓練和經驗積累能達到的程度,而是出自常人極限以外的天賦。
所以,真要到雷遠親自與馬超放對的時候,雷遠只希望自己能堅持幾個回合,盡量留出部屬們搶前救援自己的可能。
可惜李貞和叱李寧塔等扈從都已在前方鏖戰了。李貞倒也罷了,叱李寧塔幾乎是雷遠軍中所能仰賴的最強武力。離了此人,身邊的扈從們只能拿命來拼。
那也沒什么,該拼命的時候就得拼命。
戰斗進行到這種程度,就看誰能撐住這口氣。
雷遠堅信先撐不住的一定是馬超。
在這個尚未出現金屬馬鐙,高橋馬鞍也尚未得到廣泛運用的年代,無論匈奴、鮮卑或并州騎士,使用騎兵的方法都以騎射擾亂和包抄追截為主。
但馬超的部下們都是騎術極其高明的精銳,他們憑借簡單的皮制鐙環受力,就能在馬上自如動作,進而策騎突陣。單以個人的勇力而論,他們為雷遠前所未見,戰法更比羌胡人要猛烈許多。
此刻連衡之陣的中部被漸漸向南壓縮,而左右兩翼自然形成夾攻的局面。隨著兩翼槍矛如林平舉,留給涼州騎兵重編隊列的空間越來越狹小。馬超身在前線廝殺,同時還能發號施令?不斷調整陣容?重新組織力量突擊。這種指揮能力,也堪稱絕技。
此人不愧為威震涼州的名將。可惜?技止此耳。
雷遠凝視著叱咤如虎的馬超?輕輕嘆了口氣。不是說那些沙場上的手段沒用,但時代已經變了。
某種角度來說?廬江雷氏與扶風馬氏頗有些共通的地方。兩家都是依賴地方武力立足的豪族,都在統合周邊各種零散勢力的過程中一步步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