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教打鐵、又或者是教做木匠之類的?
一時之間,朱厚照的腦袋中涌現出很多的東西出來,覺得這個想法不太現實。
如果是教四書五經,那和傳統的私塾又有什么區別,如果是教打鐵、做木匠什么的,它又不能叫學校,士林是不會答應你掛著一個學校的名字卻是在叫人打鐵的。
“老劉,你這個想法不太現實吧?”
想了想朱厚照說道。
“我初期的打算是這樣的,我們先辦一些附屬學校,比如密云鐵廠這里,我們辦一個密云鐵廠學校,只要是工廠員工的子弟,免費來讀書,還包一頓午飯。”
“這工廠學校教授的內容和普通的私塾、書院不一樣,我們不教四書五經,也不教春秋大義,我們將這些課程進行具體的細分。”
“大概可以分成國學、數學、歷史、地理和自然學這五門課程!”
劉晉點點頭,想了想也是初步將自己個規劃說了出來。
“數學、歷史、地理我都知道,這國學和自然學又是怎么回事?”
朱厚照仔細的聽著,想了想問道。
“國學其實就是識字,教他們讀書寫字,只是我們教授的內容不單單是四書五經,還包括詩詞歌賦等等之類的。”
“至于自然學,則是研究自然的一門學科,準確的說就是工匠學校的前身,比如研究下怎么樣才能夠練出更好的鋼鐵出來,提高鋼鐵產量,或者是研究下該如何染布,如何制造出更多布匹的來之類的。”
劉晉想了想回答道,自然學其實就是科學的前身了,現在沒有科學的說法,想了想用自然學來代替是比較好一些的。
“這倒是有趣,只是你不教四書五經的話,不參加科舉考試,你確定有人會將小孩送來讀書?”
朱厚照點點頭,想了想說到了一個很關鍵性的問題。
“我們可以招工嘛,只要從學校出來的,我們都可以讓他們成為各個工廠的學徒嘛,等于是工匠的前身,到時候再辦工匠學校,只要從中畢業,我們就高薪招聘,還怕沒人讀書?”
“對于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子女來說,能夠去讀書識字就不錯了,難道還指望去考科舉?”
朱厚照的問題很現實,人都是趨利的,沒有好處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如果讀書不能考科舉,肯定是沒有人去讀的,有這讀書的功夫還不如幫忙做工賺錢來的實際點。
讀書無用即便是在后世依然還有人覺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