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恢復前漢的官制,荊州方面已做好準備。
前漢的官制,各郡軍務由專業的都尉負責,動員力度更強。
而郡守不直接掌握兵權,可以形成某種平衡。即都尉叛逃,帶不走全郡;郡守叛逃,很難成功。
郡一級相互制衡,好處實在是太多。
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對地方大族的鉗制,前漢地方官屠戮大族為功績,發展到后漢,已經殺不動了,只能眼睜睜看著豪族發展為世家、門閥。
劉表病故,曹操大軍南下荊州時,荊州士人拋棄家業追隨劉備逃亡的比比皆是。
現在益州豪強被壓制,荊州士人又有更高的追求,對后漢地方豪強做大的現象存在抵觸心理,認為這是動亂之源。
這一茬人還活著,身處重要位置,他們中的一些人即便不支持恢復前漢郡制,也不會跳出來反對。
而現在如何處理荊州的人事工作,完全可以決定今后的郡制偏向,到底是前漢郡制,還是后漢郡制。
唯一的機會就在眼前,諸葛亮親自來問,劉備深深地遲疑。
如果支持后漢原有的郡制,五郡都尉裁掉三個即可;如果要恢復前漢郡制,任命新郡守時保留各郡都尉,那地方政務、軍務自然會分開處理。
荊州這里站穩腳,益州各郡也就能增派都尉,以分郡守之權。
都尉再次也是兩千石,相當于兩千石級別的官吏職位平白多出一倍,肯定會收獲中下級官吏、軍吏的支持。
尤其是有軍事才干,卻又不怎么擅長民政的職業軍吏而言此舉意義重大。
前漢之盛世,劉備向往不已。
文武吏士舍命相隨,求的僅僅是個人富貴和權勢?
恢復前漢盛世,才是大家的最高追求。
考慮久久,劉備說:“當世鮮有全才,增設都尉專管軍務,可使人盡其用,裨益于國。荊州各郡守、尉人選,先生量才施用。”
諸葛亮鄭重施禮:“喏。”
重新落座,諸葛亮側身去看張飛,張飛正將田信的《請讓扈谷亭侯表》塞入自己袖中,見諸葛亮望來,遂干咳兩聲抖抖雙袖,坦然模樣:“先生有何事?”
“翼德將軍,關君侯、孟起將軍、黃公衡、潘承明皆來信商議和解之事,此事翼德將軍如何看?”
諸葛亮說著輕嘆:“吳侯使我兄出使益州,有使亮難堪之意。”
張飛看一眼劉備,不以為然說:“荊益乏糧又有時疫為患,交戰無益。那就議和,等荊益二州糧秣充足,吏士求戰之際再做計較。先生不必為難,這不過孫權小小伎倆。”
諸葛亮露笑去看劉備:“大王,此荊益將士共同心聲,亦臣、孝直一致看法,大王不可不察。”
劉備右手搭在桌上,指尖輕輕弾動:“既要議和,陸伯言、虞仲翔深知江東內情,可協同參與計較。”
“是,臣明白,絕不會讓吳侯輕易脫身。”
議和的過程注定是艱難的,陸議、虞翻已跟孫權撕破臉,肯定會提許多讓江東為難的條件。
這樣一來不是劉備反對議和,而是江東無法滿足議和條件。
至于孫姬、孫權的女兒,能吃掉多少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