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江陵各處多有箭書、布告,皆言吳侯叛盟降魏。”
麥城鐵匠坊外,田信最新征辟的主簿虞忠持公文前來,雙手遞上:“城里城外議論紛紛,關侯征君侯回江陵議事。”
自封爵亭侯后,田信的26點魅力含金量提升,四點魅力可以蠱惑、感染一名親兵。
前后有林羅珠、王直、田紀三人,驪馬蒙多一共占了十六點,空閑十點。
隨著他繪制出先天、后天太極八卦圖及三巴圖后,留在麥城充任書吏的虞氏兄弟態度大改,田信選資質最好的虞忠感染,虞忠足有鐵骨、健步兩項天賦,田信又給加了個鐵壁天賦,順勢征為主簿,官秩比四百石。
出現在田信面前,虞忠最大的感受就是隱隱間更為強壯,內心充實無比,濃濃的安全感油然而生,仿佛視線內種種一切都有煥然一新的錯覺。
江陵發來的公文已被虞忠拆解,除非是專屬密信,否則正常往來公文都在虞忠處理范圍內。
他比田信還要小一歲,處理公文已游刃有余。
田信審閱公文內容,嘴角一扯:“還真有趣,孫權來信說曹丕欲勸降他,許以吳王、揚州牧、驃騎大將軍之尊,并還九江郡于江東。他這信剛到,江陵,宛城都有流言……世方,你如何看?”
虞忠依舊敬畏孫權:“君侯,興許是魏人離間計。”
“我也希望是魏人的離間計,走,去江陵。”
江陵城中,關羽召集眾人議事。
主簿楊儀、前護軍潘濬、南郡郡守馬良、龍驤將軍關平、騎都尉張苞、左參軍龐林、前參軍馬謖等江陵周圍的重要人物皆在。
此外還有宗預,以征虜將軍主簿的身份追隨張飛入益州支援劉備,如今充任張苞的副手。
諸人議事,看法頗多。
田信當夜抵達時,依舊挑燈研究。
田信與關平一同用飯,關平細細講述個人看法:“馬幼常看法頗多,既認為這是魏人離間計,兼有施壓江東之意;也認為孫權坦白揭發公文,有掩飾、欺人之意。他斷定如今魏人、江東已有默契,我軍與吳軍聯合北伐中原之計,已然破滅。”
雙方不能信任,怎可能在東西兩千里寬的戰線上發動配合攻擊?
“我贊同馬幼常看法,南陽突降,已讓我軍被動。”
田信端著面湯小飲一口:“我軍愈強,吳軍卻無進展,孫權怎會無動于衷?”
關平點著頭,另說:“宗德艷以為孫權已存背盟之心,卻不敢與我軍敵對,意在詐取曹丕封賞,也有中斷我軍北伐之意。他建議我軍留一軍依托襄陽、漢水守荊北,集結二軍破武昌,取江東。”
現在前軍、左軍鎮戍荊州,新編制的后軍已陸續啟程,后將軍黃忠、副將、輔漢將軍李嚴,后護軍輔匡。
而宗預,則是計劃內的后參軍。
整個后軍除了輔匡是襄陽人外,余下的主要將領都是南陽人,說不好還會把文聘所部編進去。
后軍整頓后,劉備會自己率領部分中軍出益州,留中護軍趙云協助諸葛亮守成都。
從益州往荊州運糧,運輸效率高,沒有江東糧食補充,也能勉強供應大軍進攻。
有一條最節省糧食的進攻路線……順江而下。
關平說著做笑,笑容苦澀:“我軍若攻江東,雖有利,卻正中魏人、江東之計。”
孫權也是要臉的,不可能輕易背盟。
不然有他這個朝秦暮楚左右橫跳的領袖,江東的軍心、將領凝聚力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