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信咕嘟嘟喝光面湯,直問:“我軍難道就不能休養一年?或半年,待秋收后出兵?”
“孝先,你我及父親功成名就,聲威震動天下。”
關平情緒略低,想起田信曾經一句話:“我前軍先戰襄樊,后戰麥城,以不足三萬之眾,前后殲滅俘斬敵軍十萬有余。宛如割草一樣,你我能割得,旁人就割不得?”
“后軍氣勢洶洶而來,誰能勸住?”
“如今上下吏士皆為名利所動,恐怕還輪不到你我先攻。”
關平說著苦笑不已,田信估計這話有一些是關羽的看法。
打完麥城一戰后,關羽的好勝心已消退許多,開始求穩。
關平已經成長起來,穩定發展,今后足以傳承衣缽,成為國家柱石。
關平有足夠的經驗、威望接替關羽的位置,弱冠之年為前軍副將。
可張苞呢?還有那么多隨劉備周旋天下的老人,一同入蜀歷經大小幾十戰的荊州籍貫將校也想晉升,還有前后兩場漢中戰役里脫穎而出的益州籍貫將校,以及東州系老資格將校。
大家都想升官,誰不想殺敵建功?
前軍已經殺夠了,開張吃三年;左軍的戰場在關中,這是誰都搶不走的,右軍的戰場在陳倉、隴西。
而中軍、后軍就沒得選,要么進伐中原,要么……順江而下討伐再次背盟的孫權。
根據孫權背盟不可測定律,不管啥時候錘死孫權,都沒冤枉的。
特別是孫權前面殺死南陽李肅、謝景、羊衜等人,更是讓南陽人、荊州人憤怒。
孫權可能背盟的消息,恐怕不能遲滯劉備出益州的速度,反而會加快。
誰都知道江東兵弱,如果是打吳軍,那肯定爭先恐后,生怕來晚。
關羽能勸住劉備么?諸葛亮能勸住劉備么?
如果這兩個勸不住,自己又有什么用?
劉備絕不是優柔寡斷的人,追求快意恩仇,又非常瀟灑。
第二次徐州戰役時,劉備帶幾十騎看到曹操親自來進攻徐州,當場帶親騎就往河北跑。把徐州直接讓給曹操,就是這么的干凈利索,不打沒意義的仗。
而江東軍,是目前公認的弱。
不管是抓住這個借口逼孫權內附投降,還是一口氣錘爆孫權,都是一本萬利的事情。
避免以后北伐時孫權再搗鬼,比什么都有用。
如果能逼降孫權,簡直賺翻了。
乘勢向孫權進攻,則有以一敵二的意思……劉備不缺這個膽量。
自己不缺,關羽、馬超、關平也不缺……可真向江東開戰,前軍、左軍只能打外圍,決戰肯定是中軍、后軍的,不然大老遠跑到荊州圖什么?
內部平衡已被打破,這已不是劉備、關羽能控制的。
只有給中軍、后軍建功立業的機會,才能重新平衡,平衡的不僅僅是力量對比,還有人心,關鍵的人心。
思索良久,不同關平的愁苦,田信只是冷哼一聲,自嘲做笑:“既想割草,就讓去割,你我已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