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尚面有驚魂:“田孝先座下有神駒高七尺余,名曰蒙多。而水淺,敵我輕易可渡。臣不敢貿然后退,若引此人追擊,臣身死事小,敗壞國事事大。正好仲權與臣同行,臣便勒馬不退,詐稱是仲權本人,邀田孝先相見。”
“結果如何?”
曹丕眼睛微微瞪圓,焦慮詢問,身子也微微前傾,想聽的更清楚一些。
“田孝先不疑有他,單騎渡河與臣相見,并遞名刺于臣。”
夏侯尚從袖中遞出田信的槐木名刺:“臣又斗膽向其討要武皇帝所造青釭劍,此人欲與臣比劍,說能擋青釭劍一擊而不斷,就與臣換劍論交。陛下賜臣華鋌劍……竟不能擋青釭劍一擊。”
“嘶~!”
“臣大意毀壞御物,懇請陛下降罪。”
“伯仁何罪之有?”
曹丕袖中拇指用力搓著食指,又問:“那伯仁回許都?”
“陛下,臣觀田孝先愛惜吏士無意死戰。若以大將軍督兵,則各軍勠力上前,必能破之。”
夏侯尚又說:“昔年武皇帝造劍工匠必然有過人之處,臣以為田孝先已然掌握這等秘術,才能鑄造神兵方天戟。這秘術興許由來已久,為武皇帝造劍工匠略知一二。即便不知內情,但也知曉其形表、大概。”
曹丕長舒一口氣,笑容燦爛:“好,伯仁知微見著,實有功于國。只是大將軍不宜輕動,還望伯仁諒解。”
“臣明白,只是放任漢軍自行退去,實有損國威軍威。臣受陛下器重委任西南之事,若坐視敵虜從容退去,臣還有何顏面來見陛下?”
夏侯尚說著起身,單膝跪在曹丕面前,抬頭目光誠摯:“陛下,容臣孟浪一回。”
曹丕把玩著手中槐木名刺,起身踱步衡量。
曹彰率兵來搶魏王玉璽時,賈逵義正言辭駁斥……看著賈逵功勞很大,可當時實際統兵的是夏侯尚,夏侯惇雖然在雒陽,可傷心過度又年老,當時已鎮不住軍隊。
正是夏侯尚帶頭頂在前面,曹彰才半途放棄,使一場災難消泯于無形。
夏侯尚要賭命打一仗,曹丕遲疑良久才說:“伯仁且回昆陽,三日后朕遣牛金率騎士三千助戰。”
“是,臣領命。”
夏侯尚聲音略提高,這對伙伴、君臣相互看著,夏侯尚起身后退六七步,才拱手,轉身離去。
夏侯尚前腳走,曹丕就將督糧御史杜襲找來,詢問此事。
杜襲曾在荊州避難,劉表派劉備北伐葉縣時,杜襲在博望坡西邊的西鄂縣當縣長,只有五六十部屬,被劉備打的全滅,杜襲卻帶著部分民眾一路跑到摩陂避難。
其后以丞相府長史的身份在關中、漢中效力,曹丕稱帝后以杜襲為督糧御史,負責要命的軍糧籌集、運輸工作。
曹丕詢問:“漢軍將退,朕欲使夏侯伯仁督兵三萬追擊。戰事順利將與漢軍對峙于堵陽,糧道如何?”
“陛下,臣以為中護軍虛名在外,又縱情任性,不宜托付軍國大事。”
杜襲屈身拱手,抬著頭神色堅定:“故臣反對追擊。若單論軍糧輸運,臣可保三萬大軍糧秣充足。”
曹丕又問:“夏侯伯仁懸兵三萬于堵陽,曹文烈、張文遠各擁兵三萬,三路大軍合計十萬,又能供應多久?”
杜襲不假思索:“若鎮南將軍、前將軍于七月中旬出兵,軍糧可度支到明年三月。”
曹丕抖開手中折扇輕揮:“朕明白了。”
“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