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軍務自洽,頗多閑暇。我聞江陵入夏悶熱,武當縣內群山奇峻,景色秀麗氣候清涼不失溫潤,欲與卿同游武當。”
湍水河邊,午休時田信向關姬書寫短信,話鋒一轉:“麥城仿制旋車、紡車,多賴卿力。若是阿興及諸多少年欲出游,可同行。月中時徐承貞往返江陵輸運物資,回程時舟船運力空閑,可攜數百人。”
用錦囊裝了,自己用松脂漆印封口,遞給李衡:“叔平親手交予關侯府上,隨順德侯至麥城后替我為祖父清掃院落,修葺籬笆,做些瑣碎事。麥城氣候濕熱,若是祖父不適應,可遷往臨沮避暑。”
臨沮是馬超的自留地,不斷有依附馬超的零散部族走漢水,穿過漢興郡來到臨沮投奔馬超。
關羽的自留地是荊城一帶,麥城能算是田信的自留地。
孟達帶著部曲近兩萬口屯在昭陽邑,如果編戶齊民的話,孟達的部曲就散了。
雷緒的部曲也有瓦解的趨勢,不是劉備、關羽動手,而是襄樊戰役以來雷緒能力不足,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他麾下部曲人口將近三萬,有的是人才,雷緒自己成長緩慢,自然限制了麾下人才的提升速度。
隨著地位、名望提升,已經有漢中、關中籍貫的寒門士人來投田信,也有舉家從民屯據點里遷出,或去依附麥城,或來昭陽邑投奔田信。
而武關道是當年關中之亂時出逃主要道路之一,逃到南陽地區的關中難民有很多,其中要么繼續向南郡、荊南逃亡,要么被遷移到中原、汝南軍屯,再要么淪為南陽豪族的部曲。
一樣是做部曲,做家奴,為什么不逃到鄉黨田信家中做部曲?
孟達主動接受編戶齊民,就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素在,他麾下的部曲更欽慕田信。
他已經失去反抗能力,現在讓他帶著部曲屯守堵陽,他想帶著部曲叛逃魏國,部曲也不一定會答應。
劉備對孟達也不錯,揚武軍編制不變,還將兒子孟興任命為征北司馬,相當于整個征北軍的參謀長,保證了孟興的前程。
前腳打發李衡離去,后腳虞忠就跑來,遞來半卷竹簡:“君侯,今日又有七戶人逃奔我軍,據說是涅陽張氏部曲。”
田信掃視竹簡上的戶口資料:“張氏可來人交涉?”
“未有,不過聽逃人說張氏已巡查莊園,會嚴懲出逃者。”
虞忠拱手:“可要下官出使張氏?”
涅陽邊上是安眾,安眾宗氏也有部曲、仆役出逃投奔田信,宗氏主動將關中籍貫的百姓放歸,示好田信,并遣宗族長者登門致歉。
平黃巾時,盧植北路軍的副將宗員是安眾人,宗員有個侄兒宗林與袁術交好,到現在還有宗預、宗子卿分投漢魏兩家,只是宗子卿被田信斬于峴山之戰。
“不必,你草擬文書,發于郭府君,意在伸張漢律威嚴,殺傷奴仆、部曲者視殺人、傷人之罪。”
田信不著急,語氣舒緩,想到現在的刑律,多少有些復雜,需要自己慢慢做準備。
比如《蜀科》并不是新的律法,是在漢律的基礎上進行的延伸、補充。
律、令(效力高于律)、科(暫行辦法、規章)、比(比較類似的案例,判案的援例法)。
《蜀科》是治理益州特事特辦的律法補充,執行內容比較嚴峻,執行的也到位。
可荊州特別是南陽還沒有貫徹《蜀科》,本地豪強也抵觸嚴峻的《蜀科》,更不喜歡這個名字。
而審案、判刑時,自董仲舒以來講究春秋決獄,先援引春秋大義作為審案精神,一腳把漢律踹在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