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主婚下,田信、關姬攜手來到土臺下,算是婚禮第一步,新人登場。
土臺下田信、關姬一同洗手,以示潔凈、神圣。
之后又攜手登臺,在這里會接受諸葛亮賜下的酒,諸葛亮細細打量田信,田信也只是多看了幾眼眼熟的諸葛亮,十分眼熟。
田信更多注意力在關姬身上,她有些緊張。
漆木杯底有鎏金文字,皆是祝詞。
飲酒之前要舉行同牢之禮,田信切取盤中鹵熟的牛肉片,與關姬各夾一片食用。
隨后是飲酒,田信、關姬各飲半杯又交杯再飲,一飲而盡。
諸葛亮笑呵呵看著眼前一切,待田信、關姬放下漆杯后高唱:“行解笄之禮!”
少女待嫁,象征就是束發及笄之禮,出嫁自然要解笄之禮。
關姬側身面對田信,用一雙黑亮眼睛打量。
田信也笑吟吟與她對視,舉臂抖了抖寬袖,上前半步伸手解下關姬發冠中的木笄,并雙手捧著向劉備、關羽示意,又右轉向臺下觀禮的賓客展示,隨即后轉又向左側賓客展示。
自然的,引來了賓客的叫好聲、喝彩聲。
關姬則微微垂首,田信又轉身向臺下隨他而來步行騎士出示,仿佛戰利品一樣高高舉著。
“萬歲!”
“萬歲!”
“萬萬歲!”
該占的便宜還得占,約九百六十名步行騎士竭力山呼。
步行騎士再三山呼,田信斜目打量關姬,見她喜歡這種歡呼。
關姬也望他,在山呼聲停歇時,收回目光垂首。
隨后田信將木笄收入自己懷中,從一側侍女端來的木盤中拿起剪刀,剪下關姬一縷發梢,也解下皮弁冠,剪一撮自己頭發。
兩撮頭發混在一起,他拿在手里,由關姬用絲線纏綁,捆成一束。
諸葛亮旁觀這一切,不時微微頷首,這恐怕會成為當世美談,亦將流傳許久。
這場婚禮證明了什么?
證明了希望,你只要是人才,有功勛,就能封侯拜將娶公主!
結發禮完成,婚事也就算完成。
只是田信又加了一道,諸葛亮也不覺得突兀,于是接下來諸葛亮的清亮嗓音高呼下,先是祭拜天地、再拜父母高堂,再三夫妻對拜。
夫妻對拜后,田信、關姬攜手走向劉備身側的青傘蓋。
劉備身側是黃傘蓋,劉禪、劉永分坐左右,俱是青傘蓋;劉永在左一,左二是關羽夫婦的青傘蓋,左一是劉禪,田信、關姬的位置在左二青傘蓋下。
諸葛亮也算主婚完成,回來時坐到劉禪身邊,劉禪恭敬行禮。
第一次見劉禪,看不出有什么懦弱、柔軟氣質,劉禪給田信的感覺此刻與關興類似,只是單純的喜悅。
這個時候鼓聲、號聲響徹,千人規模的巴人左手挽盾,右手握著長竹拍打節奏,高唱如同山歌的悠長巴音漸次登場,田信的扈從騎士從兩側退下,入席用餐。
算是閱兵典禮開始,遠近喧嘩聲大作,熱熱鬧鬧。
也不是多么正規桌案,只是齊整地面上鋪設草席,各軍吏士席地班列而坐,用餐而已。
不同于暢飲的羽林、虎賁、蕩寇軍,田信的扈從騎士入座后很少飲酒,又因背旗的原因,只有坐的端莊才能保持精神面貌。
故而引人注目,劉備再三皺眉,高聲對田信說:“孝先未免不近人情,何約束麾下銳士性情?今日大喜,宜暢飲、歡歌。”
田信正剝橘子,也不起身:“大人,非是約束,實怕飲酒誤事。麥城已有充足酒水,可使吏士乘興而來,酣暢而歸。”
“孝先什么都好,就是不飲酒,不作樂。”
劉備明顯酒酣,笑說:“昔年徐州時,呂布麾下中郎將高順不飲酒,清嚴與孝先類同,此人驍猛異常,讓朕為難了許久。孝先不飲酒是好事……不提酒了,今日孝先應作詩一首,以記此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