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有侍者端來筆墨,田信早有準備,剝干凈橘牙遞給關姬,故作思慮。
諸葛亮也笑說:“孝先曾打趣曹丕威逼曹子建七步作詩,今日可能七步成詩?”
遠處賓客皆不知發生什么,田信接筆起身,笑說:“這不難,我早就料到會有這番事,休說七步,一步也不用。”
左右打量,目光落到關姬臉上,田信捉筆書寫,并輕頌: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隱去后一句,田信題詩名《昭陽十五》,隔著厚厚的脂粉,看不出關姬神情變化,只是眉目惱羞不已。
諸葛亮起身捧著這卷帛書,他身姿瀟灑如松如柏又如鶴行,笑吟吟進獻帛書于劉備:“孝先何不再做一首?”
劉備審視,笑說:“孝先懂女兒家心思,倒省了朕憂煩。”
諸葛亮甩袖漫步到田信身邊,見已然動筆,就高聲誦唱: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好啊,孝先可能再做?”
諸葛亮展臂指著劉禪:“孝先少年高才,乃太子兄長也,可有指教太子之作?”
劉禪也起身來到一側,金冠簪纓,微笑拱手:“禪為兄長研墨。”
田信上下打量劉禪,搖頭笑笑:“這難不倒我。”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諸葛亮唱誦,就見詩名寫著《登江陵南樓》。
高臺附近的尚書也登臺而來,新來的尚書鄧芝沖在最前,拱手:“君侯可能做與草木相關之詩?”
他又屈身長拜:“某南陽鄧芝字伯苗,冒犯君侯了。”
“無礙。”
田信揮臂書寫,諸葛亮頌念:
“蘭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長。
堅貞還自抱,何事斗群芳。”
詩名田信寫下《贈南陽鄧伯苗》,寫的是簡體字的鄧,繁體字的鄧跟劉的繁體酷似。
鄧芝喜出望外雙手捧著帛大笑從臺上逃跑,其他尚書、尚書郎追著離去,讓諸葛亮慶幸的是木盤里只剩下最后一頁帛書。
關興湊上來,其他人也不好再爭,皆就近圍觀。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田信略感臉紅,書寫詩名《贈內弟安國》。
諸葛亮深深看一眼田信,田信回以微笑,心里有點慌。
田信落座,接住關姬遞來的橘子,見已經剝好,拿起一把塞嘴里:“真甜。”
諸葛亮高聲誦唱也口干,落座后拿起一個冰涼橘子又放下,還是拿起一杯溫熱的茶飲用。
劉備觀賞這些詩,又看臺下甲衣鮮明的各軍,輕輕頌念:“不破樓蘭終不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