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濬在汝南,孫權阻止潘濬追擊撤退的漢軍,面對隨時可以虛晃一槍打過來的馬超,潘濬又上報孫權請求援軍。
令人捉急的后勤能力決定了吳軍的冬日動員能力,孫權無援軍可派,只能同意潘濬從汝南后撤。
在這個三方謀求合縱連橫的關鍵時刻里,潘濬所部不能受打擊,吳軍要保持淝水之戰勝利的氣勢,才能在與曹植、劉封的談判中獲取更多的話語權。
潘濬從汝南退軍,馬超追上來時只得到一座空城。
撤軍途中,孫安、孫興等人后怕不已,如果后撤延遲兩日,那就被馬超堵在汝南。如果遲一日,馬超就敢追擊,現在馬超追不上了。
潘濬則始終沉默,馬超是可以提前追擊的,從劉備主力后撤到宛口大營時,護衛側翼的馬超跟隨移動,那時候就能從定陵順著郾縣、舞陰追擊殺過來。
馬超卻沒有動手,肯定不是馬超不想這么辦,而是指揮馬超的人不想自己死。
淝水之戰以后,面對錯綜復雜的列國形勢,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難道孫吳的都督一職真有詛咒不成?為天所厭棄?
戎車上,潘濬雙手搭在扶手上,指尖急促敲擊梧桐木扶手清脆作響,思索自己的前程、宗族安危、一腔抱負。
現在的大漢正以一種偏離大家認知的方向發展,誰也不知道三恪家族會發展到什么地步。
許多人對這種制度持質疑態度,早晚會毀于內亂。
劉備、關羽、張飛、田信能保持默契,下一輩呢?
新的皇帝會有一大批的潛邸舊臣要提攜,這類潛邸舊臣先天跟軍功武臣對立。
想到劉備的音容,潘濬抬手摸了摸自己略有凍僵的臉,再想想事前一套,事后一套的孫權,唯有一聲長嘆。
如果自己有田信那樣的武勇,真想當眾一刀斬下那顆笑呵呵的紫髯頭顱。
那是個用你時,能扶你上戎車,為你牽馬的人,哪怕你登車行駛百步,依舊能站在原地擺手,送你離去的人。
平日里噓寒問暖無微不至,高興時能抱著你轉圈圈的人……可這些東西是自己想要的?
周瑜、魯肅、呂蒙、朱然這四個都督之后,自己是第五任都督,想一想還真是可笑。
潘濬思維陷入死胡同,思索破局之策。
另一邊,曹真得到種種情報,尤其是吳班的最終答復,終于可以確認田信舊傷發作當眾嘔血一事。
吳班作亂殺了馬康,這么大的投名狀如果只是為了帶一條假信息誤導自己犯錯,那證明漢軍眼里自己值這個價,自己中伏死了也不虧。
至于吳班帶來的另一條消息,田信是董卓余孽,教授田信學業的是弒殺少帝的博士李儒……這些重要么?
不重要,反董聯盟內部混殺一氣,哪里有同仇敵愾的心思?
何況,難道讓大魏去討伐毒殺漢少帝的李儒……的弟子田信?
王允、呂布掀起的刺董,也讓當時雙方陣營和關中士民付出了慘重代價。
吳班心虛,是因為吳匡參與了迫害田氏的直接行動……這跟大魏的將校有什么關聯?
大魏跟田信的仇是強制遷移,這個仇內部都已經算清楚了,負責查抄田信家產的是夏侯淵麾下的軍隊;負責強遷百姓的是杜襲,做出強遷決定的是曹操本人。
現在田信活著的仇人就杜襲一個,跟其他無關,這是典冊檔案記錄的事情,有字據可查。
曹真反復衡量,最終還是決定追擊斷后的北府兵。
能占便宜就占一點,無機可乘就不要輕舉妄動。
可恨麾下大將費耀、戴凌陣亡,否則這種事情何須自己親自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