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遵、朱贊還有弟弟曹彬統兵數千沒問題,再多的話缺乏威望,壓不住將校。
就這樣曹真精選騎士,偵查昆陽一帶,等候斷后的北府兵撤離。
昆陽,自劉備、關羽、馬超撤離后,這里每日都要焚燒一批因傷病而亡的敵我傷兵。
劉備主力撤離第十日時,執勤營督李基握著火把點燃草木,后退到上風口靜靜等候。
傷兵從最初的每日三四百,終于降到目前的三十余人。
心中厭戰情緒滋生,李基望著升空的滾滾黑煙,二十年養育,就成了此刻的煙火。
還要多少年才能一統天下?恢復太平?
營壘暖室里,田信依舊佩戴口罩,提筆與龐林交流,龐林將督大隊撤離,只留左衛營、右衛營和兩支騎營給田信。
田信提筆書寫:“孫權之害遠勝潘俊,欲借刀殺潘俊。潘俊有反心,多與接觸,促使潘俊誅除孫權。”
龐林只是點頭,作為鹿門山一系的領袖,龐林的人脈遍及天下,用太多的渠道將密信送到潘濬面前。
孫權統兵能力、治民能力遠不及潘濬,可孫權太無底線,整治人的手段很豐富,攪動局勢的能力更是天下無雙。
這大概就是一種天生的制衡天賦,保持外部、內部的某種動態平衡,以此使自己高枕無憂。
如果給孫權足夠多的時間,很有可能曹丕、曹植、劉封、孫權這些力量會整合到一起。
這跟田信本意是相反的,主動后撤,就是讓出空間,解除威脅,讓各方廝殺。
這些人中若有一個人有信心吞并對方整合資源跟漢軍對壘,那就會廝殺、混戰,消耗底蘊,也會增加吏士厭戰思想。
除掉孫權,是保證各方混戰的前提,不然孫權長袖善舞,撮合各方,說不得會形成新一輪反漢聯盟。
如果反漢聯盟形成,原天子劉協、新燕王劉封都將被閑置……如果今后局勢需要,又會被這些人舉起來使用。
未來的外部環境就這兩種走向……即便孫權能成功,也要讓潘濬的血染紅孫權的靴子。
營帳外,大營各處的吏士都在忙碌,收拾自己的生活器皿,重新組裝車輛。
虎牙軍、鷹揚軍會在兩翼護衛大隊行軍,大隊之中有敵我傷兵近萬人,能步行的步行,不能步行的乘車。
虎牙司馬謝旌往來巡視各營,這輪退軍后,北府兵會迎來新一輪改制,他晉升將軍已是內部公認。
揚武軍營地,孟達也積極走訪各處,勸慰、督促吏士。
他的資歷、功勛已經足夠,將脫離北府進入朝廷,最次也能擔任城門校尉,或將作大匠。
安眾軍營地,徐祚待在營房里擦拭孫登遺留的小一號鎏金明光鎧,將頭盔放入箱內后,徐祚釘上木板。
盔甲、骨灰都將一起送到江東,交到自己姐姐手里。
孫登是自己姐姐的養子,也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如今陣亡,自己能做的就是把這份念想送回江東。
終究是孫權的兒子,孫權也不會過于為難。
田信大營,虞忠戴孝,正將一箱箱骨灰裝車,他形容消瘦,顯得單薄。
如他這樣裝運親友、同鄉、同伍袍澤骨灰的情景處處都在發生。
鄧艾則奉命領著幾十人挑運一批廢棄軍書前往鷹山曹彰墳墓處做陪葬。
這是北府兵出征前的全軍編制軍書,還有作戰期間的各營功勛正冊,現在戰后已經完成重新統計,原來的軍書就要銷毀。
正好鷹山曹彰的墳墓掘好,田信準備用這批軍書做曹彰的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