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萬物之始也。無名,則無物無始無終。”
“古之諸羌,風俗迥異,各不知所出,生活愚昧,彼此爭殺,或有爭而相食者,或有爭捕而做祭品者。彼時,諸羌各部內爭于河湟之西,不知有夏商,更不知有宗周成周。如井底蛙,不知天地廣闊無垠。”
“后秦拓邊,西戎略盡,始與諸羌接壤。”
“及漢代秦,諸羌犯境。漢初諸人謂之曰羌,諸羌始知自身為羌,遂有羌部聯合結盟之事,推選盟主,與漢爭鋒。”
“昔年之羌,如今之南方蠻夷諸部。”
“臣思慮不如先賢深遠,但也知前車之鑒后事之師。故而,臣以為當開路徑,使蠻夷能歸華夏。”
“蠻夷者,蚩尤之裔也。”
“今不能同化,千百年后更難矣。”
“伏望陛下明鑒之。”
成都,依舊簡陋并未增修的行宮里,劉備在桑園里曬太陽,六只瑞獸就在不遠處的圍欄里攀爬樹樁、假山,給寂靜的桑園帶來一些生氣。
他握著這卷田信的奏表久不言語,逼著眼睛仿佛在溫熱陽光下睡著了。
腳步聲由遠漸近,關興背負玄鋼劍,引著衛將軍趙云來到桑園。
衛將軍,顧名思義,是拱衛中樞的將軍。
城門校尉習珍被派到江都尹接管城內治安工作及各門值守大權,自然地,衛將軍也要調到江都尹。
原來的萬余衛軍,算上劉備帶來的中軍、后軍五萬人,將合并重組為中軍、后軍。
趙云將帶一部分軍吏前往荊州,籌建衛軍框架,等劉禪抵達江都后,衛軍將與劉禪的太子群臣相互融合,方便北伐時配合。
劉禪親征,自然要帶自己的軍隊,若帶著三恪家族的軍隊……這算什么事?
荊湘二州有沒有多余的兵員?有沒有供養衛軍的預算?
沒有,可關羽、田信會壓縮編制,幫趙云完成衛軍重編工作。
趙云的工作壓力很重,故面容沉肅……他始終都是這副模樣,很少露出笑容。
論體格,趙云長得十分雄壯,臂膀比關興的腰粗,四方臉,略有雙下巴,目光沉靜,看不出情緒波動。
劉備細細看著趙云面龐,似乎已經記不起趙云笑容模樣。
張飛是個愛笑的人,喜怒哀樂不做掩飾,熱情奔放;關羽在得意時會做笑,得意洋洋又自矜的笑容。
馬超平日陰郁,若能占到一點便宜就能又唱又跳的,身上依舊有游俠習性。
諸葛亮生活張弛有度,該笑笑,該嚴肅則嚴肅,十分得體、從容。與諸葛亮坐在一起辦公,久久不言也不覺得尷尬,沉悶,突然開口彼此也能相互理解,默契深厚。
而田信呢,有些不適應地位的躍遷,也不適應戰爭的創傷,也只有面對江陵之戰前認識的老朋友時才會流露自然笑容,其他時候的笑容缺乏誠意。仿佛在敷衍周圍人,也在敷衍本人。
趙云的笑容……想不起來了。
劉備看著日光下的趙云面龐,只覺得恍惚,一時之間甚至想不起初次見趙云時的場景。
“子龍,北府吏士考核之法頗有優異之處,衛軍更該效仿。”
“是,臣明白。”
趙云拱手答應,靜靜等待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