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沒有更好的選擇,只好將習溫、習隆這對同齡的同族叔侄一起送到麥城求學。
反正現在朝廷也沒有相關的小學、中學設立計劃,倒是龐林在豫州鋪設小學教育,每縣有小學,郡城有中學。
既然朝廷沒有相關計劃,孩子教育又刻不容緩,不存在對立的選擇,那暫時把孩子送到麥城不算什么過錯……如果朝廷也跟著設立小學,再看雙方師資情況,擇優而定。
劉備本就睡眠少,回江都后思慮長久,熬到深夜才睡,天一亮就自然睡醒。
今日當值的黃門丞黃皓端來許多奏報,都是大清早投入黃門的新鮮奏報。
劉備不急著看,用餐前做健身操,未過不久,三個兒子不分先后來向他請安、問候。
遂一同用餐,連關羽都開始吃清淡的粗糧,劉備這里也有這個趨勢。
餐后,他將十幾份陳太子衛率、小學、字典相關的奏疏推給劉禪:“公嗣先看看,有何想法。”
“是。”
劉禪先后翻開,神情平靜,看完后想了想,說:“孝先兄長事事為天下先,此舉利國利民于長遠。只是孩兒以為今后孝先兄長有所舉動,應先通告朝廷,朝廷也不至于事事被動,無所舉措。”
“道理是這樣,可朕沒臉去說。”
劉備手里握著張飛的請罪奏表,內容是張飛擅自放棄北府番號,跟陳國交換了一批物資。
握著奏表,劉備臉上已有老年斑,目光明亮:“朝廷乃匯聚天下英才之所在,天下英才群聚一堂,尚不能預測孝先舉動,還要孝先事事通稟……此言也不怕孝先笑話。何況,就算孝先事前通稟,朝廷可有人力、物力一同跟進?”
劉禪頭低著,朝廷是真的缺錢、確認。
養軍的耗費太大,哪怕現在江東投降,可終于教育的人才還是太少了。
江東降臣、人才需要閑置一段時間進行篩查;篩查后也不能授予重要職務,也不能把教育的權力交給這些人。
看似人才匯聚,處處有富余、閑置的人,可很抱歉,事情就是這樣,到了用人之際,這些閑置的人,都是不合適的人。
劉禪是頭低著自己想事情,劉永在一側眼睛左右轉動,似乎有所心得。
至于劉理則事不關己,這是個幸福的小子,哪怕有些智慧,也不去觸碰,優哉游哉的。
作為父親,劉備也有意放縱劉理,不使劉理承擔職務,給劉理一個輕松的生活環境。
劉備目光移向劉永:“孝先手中并無閑人,如今自是缺人。朝廷處處有閑人,為何還缺人?”
“兒臣以為漢乃舊國,陳乃新國。昔年如陸伯言、張惠恕等人來投,朝廷不能用,非是不知其賢能,而是舊國頑疾使然。而陳國是新國,并無舊疾,能人盡其用。”
劉永笑容勉強:“如今朝廷窘迫,兒臣想來蓋是同理。”
劉備想到了自己與田信的年齡差距,微微頷首:“陳乃新國,此言有理。”
陳國用人沒有歷史包袱,敵國叛臣在陳國效力也沒有精神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