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祗、李邈這些人自然急著返回江都,仿佛競爭對手一樣從蔡昭姬這里問明白字典編纂的工作安排。
然后陳祗仗著騎術精湛,騎乘良駒疾馳而去,李邈跟譙周是益州老鄉。
一個字允南,一個字漢南,兩個南打招呼。
譙周感慨不已,又有些關切:“漢南先生,某與廖公淵頗有交情,不若為先生借良馬一匹,以免陳奉宗專美于前?”
廖立今早離開去南陽公干,可廖立的好學生馬承還留在麥城,去找馬承借馬,馬承肯定樂意。
李邈不以為意:“陳奉宗回江都,急切間也難面圣。允南不若與我乘船同歸江都,正好一同磋商此事。我料陳奉宗急于返回,也是要與友人同謀共思,力求完善。”
譙周還能怎么辦,只好與老鄉李邈一起乘船返回江都。
畢竟蔡昭姬歲數大了,沒那么多時間、經歷接見外人;還承擔著橘林館女眷的教學工作。
譙周陪李邈牽馬走向碼頭時,見一伙童子軍在街坊閑逛,其中有一個赫然是鄰居羅蒙的長子羅式。
難怪突然不見了羅式,還以為夭折,羅家人悄悄掩埋了事,沒想到早早送到了麥城。
羅蒙有二子一女,長子羅式身體不好,沒想到送到麥城編入衛率小學也就半個月時間,竟然面色紅潤起來?
譙周一時想不明白,難道是田信幫羅式治愈了體虛的頑疾?
羅式也見了譙周,小跑過來問候:“允南先生安好。”
“尚好,范則可知,汝父午后將至麥城?”
羅式聞言大喜:“現在知曉了,謝謝允南先生。”
譙周也是做笑,擺擺手:“去玩耍罷。”
“嗯,允南先生慢走。”
羅式說著還搖手,譙周被笑容感染,掛著笑容與李邈一起走向碼頭,李邈牽著馬見譙周斂笑,狐疑模樣,就問:“允南所思為何?”
“羅公覆長子自幼多病,鄰里間也少見蹤跡。不想送至麥城,卻康復如常,實乃異數,令某難以理解。”
譙周語氣斟酌,鄉黨之間基本的信任還是有的,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譙周低聲疑惑:“莫非陳公氣數強盛,能澤及左右?”
李邈有兄弟四人,幼弟就青年時夭折,兄長李朝李偉南是尚書之一,次兄李邵李永南是相府西曹掾,目前主持相府日常工作,代諸葛亮管理相府和益州政務,是諸葛亮的后勤大管家。
李氏有三龍,李邈性格疏狂,兄弟四人里,被稱之為三龍……所以他被鄉里人忽視了。
益州人正積極融入漢室朝廷,除了李家三兄弟、文恭、譙周、馬忠、張裔、彭羕等人外,王甫的堂兄弟王商、王士如今都是郡守。
譙周所問,李邈眼睛眨動,狐疑起來。
田信的運氣始終很好,無往而不利。
甚至廖立這個倒霉鬼,被瑞獸一巴掌打斷腿骨,都能痊愈如初不留隱患。
就廖立這個歲數,哪怕田信醫術再高,骨骼痊愈后應該留一點跛足、瘸腿的癥狀才對。
堂堂漢家侍中,朝廷儀表擔當,要有才華,還要長的有威儀……有沒有才華不好說,可一個跛子絕對談不上有威儀。
多少人眼巴巴等著,可廖立的腿恢復如初……這簡直不講道理。
還有征戰,田信這邊的軍吏除了當場陣亡的,其他大多數都能戰后救回來,以至于田信攢下了一批殘疾軍吏。
沒人敢小看這批殘疾軍吏,這批人執行力很強……他們才能不重要,只要肯把田信的命令執行貫徹到底,那就是最大的本事,很多人是辦不到這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