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如風雨,去如微塵。”
田信起身長嘆,仰頭看漫天雨絲,耳際是步夫人與孫家姐妹的哭聲。
起身出列,向劉備拱手:“陛下,孫權猖狂,已讓臣失手打死。”
劉備瞥一眼死不瞑目的孫權,那邊步夫人已重新撐開青絹傘將孫權遮住,她低聲哭泣。
有些掃興擺擺手,問:“今孫權已死,江東歸附。孝先,當初射箭書者何人?”
“不知,只有一句密語。或許已然殞命,為孫權所害。”
田信見一側幾個御史在提筆記錄,又側頭余光可見己方陳國史官也在提筆記錄。
群臣班列中,虞世方圓領緋紫衣袍坐在前排,是陳國臣子領班首席,察覺田信目光,主動起身取來一支筆,并從袖中取出奏折空本。
田信捉筆書寫千古難句‘煙鎖池塘柳’五個字,劉永也起身上前來接住這道奏本,轉遞給劉備。
劉備細細閱讀,眉頭緊皺:“適才,觀孝先與孫權言語,似是孝先深謀,斷定孫權必叛?”
“陛下,臣非圣人,哪能料事于未然?剛才不過是見鬼說鬼話,戲弄孫權。不想他恨我入骨,自尋死路。”
殺死孫權,一種身心疲倦感襲來,田信拱手:“嶺南多事,容臣告退。”
“那……孝先珍重。”
劉備起身欲相送,田信也有些不舍得,扭頭去看謝夫手中拄著的方天戟,劉備也側頭去看。
謝夫將方天戟送到田信手里,田信在手里掂了掂,也舍不得,還是雙手橫握上前遞交到劉永手里:“孫權背盟來襲時,我鑄方天戟抵御吳寇。今孫權國滅身死,我留方天戟無用,且獻于陛下。”
劉永身子終究沒長開,抓不住方天戟,田信遂立在地上,由劉永扶著。
劉備望著方天戟,武臣班列的首席武臣是馬超,他也望著方天戟,又看看躺展在地,血泊漸漸散開的孫權所在。
馬超一雙眼睛左右轉動,分析著、思索著。
孫權有太多的死法,這種死法是超出劉備預料的,也不在田信計劃中,沒想到這這個人脾氣這么壞。
不過死在自己手里也算合適,沒讓劉備染血,不會繼續惡化孫劉兩個家族的關系。
田信臨走時打量孫家四姐妹,又看看孫權幾個小兒子,四姐妹中哭的最傷心的反而是孫權的養女,幾個兒子含恨望著他。
對此,田信只是搖頭笑笑,仰頭看天空垂落的雨絲,攏了攏兩肩狐裘,走了。
虞世方也引領陳國三司官吏起身,隨田信離去。
劉備后退兩步,坐在榻上,眼睜睜看著田信越走越遠,虎賁陛長領著兩名虎賁郎上前抬走方天戟,改由太常卿賴恭開始宣讀針對孫氏的封邑。
吳國太子孫慮受封歸命侯,食邑三千戶;上虞侯孫紹的兒子孫奉受封烏程侯,食邑兩千戶。另宗室中遴選十人,俱封為建寧亭侯,各食邑五百戶。
南中的益州郡已經諸葛亮平定,改益州郡為建寧郡。
建寧亭侯,即封地、食邑由建寧郡提供的亭侯。
爵位制度也將逐步改動,今后除了縣侯有單獨的封號、食邑外,余下鄉侯、亭侯以郡為封號。
孫權的謚號也當場討論,由鴻臚卿擬定,今后孫權就是吳煬王故權。
孫氏族譜中對孫權的稱呼則是‘故吳煬王權’,日常口語簡稱‘故權’,剝奪孫權的姓氏,也為了跟今后叫孫權的后裔做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