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雄不好叨擾吳質,上前向王朗打招呼,溫聲施禮:“王司徒。”
“嗯。”
王朗煞有其事回應一聲,算是給足了張雄面子。
張雄不敢多說話,侍立在一側靜靜等候,就聽王朗詢問:“可是馬孟起所部抵達霸上?”
“正如司徒所料。”
王朗聽了只是輕輕點點頭,閉目沉吟,思考戰局。
寂靜廟堂內,吳質已經聽到外面輕微的問答,他依舊靜靜祈禱,一遍遍默誦自己的想法。
兩軍統帥自統兵以來都沒打過敗仗,是當世并列的戰神、鎮國名將。
彼此擅長的側重點不同,田信是典型的兵形勢,臨陣決計之果斷,當世無雙;又兼有霸王之勇,可以說是霸王再生,無人可擋。
可自己呢,勝在兵權謀,善于利用種種客觀條件,稍加引導就能化為助力。
所以自己這幾年也是越打越強,蓋因手里掌控的資源多了,許多想法有了施展的余地。
譬如四兩撥千斤,撥之前,你本身就得有千斤之重;否則這個技巧,往往會扛不住千斤重物,將你活活壓死。
而眼前這一戰,王忠節制、負責的東部防線肯定會瓦解;這就不是一支歷經大戰的老兵軍團,也缺乏磨合,內部矛盾重重。
王忠軍團的潰敗,幾乎是彼此雙方都能預見的事情;以田信的自負、馬超的跋扈,肯定會乘機而進吞掉王忠軍團,進而向自己本陣發起決戰。
而自己本陣立在山崗之上,周圍幾條山崗都立有營寨,相互守望,不至于面臨三面圍攻的事情。
有山勢為依憑,足以擋住北府兵最初的猛烈進攻,等對方鏖戰已久精力、體力匱乏,并分兵四散抓捕潰敗魏軍時,那就是自己伏兵出擊的時刻。近乎三萬騎兵的沖擊,難道還打不穿、沖不垮北府疲兵?
鐵蹄踐踏,根本不是血肉之軀能抵擋的!
吳質閉目禱告,一遍遍默誦、闡述敵我形勢,一遍遍的默誦、分析,越來越覺得自己勝率很大。
形勢非常明朗,從各個方面來說,田信、馬超都擅長臨陣決機,也非常自負,明知道是誘餌,肯定也會咬上來。
田信、馬超素來輕視魏軍,驕橫自大,有信心應對自己的反制,所以會撲上來吃掉王忠軍團,那時候看見自己本陣戰旗就立在太白廟崗,哪里又能忍住?
犧牲王忠軍團,自己親身涉險充當誘餌,再加上丟掉郭淮軍團的風險,這一切就是為了引北府來打自己。
這些年田信作戰有極高的臨陣斬將效率,田信不會拒絕這個能迅速結束戰爭的機會,田信麾下的吏士也不會放過這個滔天功勛。只要一支部隊朝自己本陣進發、攻擊,那必然其他北府兵也會跟進。
廣闊的黃土塬上,北府各陣分散,又因戰斗、追擊而疲憊,再被自己拖住……怎么想,怎么都覺得勝利在招手,在前方等待自己!
一遍遍的默誦戰術推導的過程、結論,吳質由內而外透發著自信,氣度顯得沉穩。
一切,盡在掌握中!
這種沉穩、自信的氣質,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