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七,田信離開江都返回南陽。
明日,也是皇帝大婚之日,緊趕慢趕總算在章武四年的年尾完成了婚事。
朝中許多事情也迅速落定,這個年關,許多人可以安心暢飲,或與家人過一個平安、穩定的年。
首先是尚書臺九人,尚書令黃權;右仆射郭睦、左仆射蔣琬;吏部尚書郤揖、兵部尚書馬謖、戶部尚書甘述、禮部尚書孟光、刑部尚書許慈、工部尚書劉干。
原來的兵部尚書鄧芝改任零陵郡守;戶部尚書李朝改任金城郡守;刑部尚書龐宏改任江夏郡守。
三位尚書的升遷途徑,已經確定了今后六部尚書的晉升起步點就是郡守;蔣琬由吏部尚書升右仆射,突出了吏部的權重、影響力之大。
朝中權位排序依舊是上公、三師、三公、三孤、九卿、次卿、兩千石的尊卑順序,上公即大將軍、丞相、大司馬,三位上公沒有增置的傳統,以三位極限,也是一種習俗。
三師就是太師、太傅、太保三種加官,以體現榮譽、地位為主,這個從先秦時期出現時,就是以三為極限,也沒有給田信新開辟位置的余地。
而大漢三公只在開國時期設立了三公,隨著糜竺、許靖老死,三公也就成了空位。
因此,這一輪的朝中調整,從高至下,依次是大將軍、太師、執宰宋公羽;丞相、太傅、益州牧武鄉侯亮;大司馬、太保、總督關東四州軍兵事的衛公飛。
其下,是仍然空置的三公;再下就是當仁不讓的田信了,原來三孤級別的加官太子太保再加官太子太師。換言之,今后田信出游,隊伍前面可以分別打太子太保、太子太師的旌旗。
而重要的,唯一競爭對手馬良依舊是‘漢太子太傅兗州牧右護軍馬良’,這就真的足夠了。
繼關羽、諸葛亮、張飛、田信、馬良之后的第六人,就是趙公、并州牧馬超。
再下,就是朝中九卿:太常卿秦宓、衛尉卿安南鄉侯夏侯蘭、宗正卿陽泉侯劉豹;光祿勛顯明亭侯向朗、太仆卿郿侯孟達、廷尉卿李嚴;少府卿楊儀、大司農王連,大鴻臚卿陳震。
三獨坐:御史中丞徐庶、江都尹彭羕、司隸校尉空缺。
不可細說的執金吾陳到。
隨后是次卿位的重號將軍:衛將軍當陽鄉侯趙云、掌前將軍印的蕩寇將軍商侯關興、右將軍西鄉侯張苞,左將軍陳倉侯馬岱;鎮東將軍魏延、征北將軍田紀、鎮南都督李恢、伏波將軍士徽、
還有許多重要領軍將軍屬于官秩兩千石的郡守級別,卻掌握重兵,如虎牙將軍謝旌、鷹揚將軍羅瓊;還有許多不是將軍,勝似將軍握有實際兵權的重要崗位,比如丞相府司馬就是總掌后軍、益州軍、南中軍軍吏考核、升遷、委任大權;還有中軍四大部督。
如果諸葛亮的丞相府是個小型王國,那么丞相長史就是個小丞相,相府司直就是御史中丞,司馬就是大將軍、大司馬一類的實際考核武官的最高機構。
朝中大致如此,田信在皇帝婚禮前一日離開,準備趕回去與家人一起守歲。
李嚴送行,與田信并馬而行,不見繼任的江都尹彭羕出現在送行隊伍,李嚴口吻不滿:“公上待彭永年甚厚,卻不見此君來送,仆引以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