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關道,七盤嶺。
明媚暖陽懸在頭頂,七盤嶺這一截路必須舍棄雪橇,遷移的男女、吏士都徒步而行,必要的行李則馱在驢馬背上。
夏侯三姐妹都外罩羊皮襖子,臉上裹著圍巾,露出眼眉,眉梢被呼出的白氣染成霜。
路邊有修筑的木屋,也有山坳背風處擴建的落腳點,這種落腳點有篝火、熱湯供遷徙人員取暖。
其實遷移過程中,攜帶最大的物資就是糧食;沿途驛站、亭舍又儲有糧秣、燃料……只要飲食、取暖保障能跟上,也不急著趕路的話,其實也沒有太多危險和減員。
三姐妹站在七盤嶺最北的山梁上,這里已經可以眺望整個藍田、霸陵,若在風和日麗的時候,甚至可以看到西邊上林苑邊界的宮苑,以及半個杜陵。
此時此刻,可以看到七盤嶺山腳出口處,已有一座營壘彌漫煙火,可以看到營壘外正在有序屠宰的麋鹿。
她們不遠處,龐飛燕雙手一前一后托著銅管望遠鏡對著右眼,左眼瞇著打量灞水東岸的藍田縣。
藍田縣原本在浐水之東,灞水之西的杜陵南邊,后關中決戰的核心戰場,即田信擒斬吳質所在,因戰后收治傷員,吸引周圍百姓前來為軍市提供服務,正好原來的藍田縣空虛,索性縣治轉移到軍市所在。
就關中各陵邑縣來說,對城墻并不依賴……長安城都不怎么依賴城墻,各縣更沒必要修筑堅固墻壘。
因此陵邑縣、鄉社、亭里都是修筑防盜的矮墻,矮墻既能防外來的強盜,也能約束墻內的百姓,讓他們不方便潛伏出去做盜。
此刻展現在龐飛燕視線內的就是各處忙碌的景象,城鎮、鄉坊、工坊處處都有人煙,冬季里可以看到許多人影活動的跡象。
這在過去十幾年是很難想象的事情,在冬季沒有出行必要的士民,往往都如冬眠的熊一樣。
而現在北府兵帶來了大量的布帛,屠宰牲畜的皮革也不再強征為盔甲材料,這些讓關中遺民有了冬季避寒的衣料;火炕技術的大面積推廣,也讓百姓們在冬季有了活動的心力。
再加上處處有工作安排,就有了眼前這副冬季忙碌的景象。
只是大好的江山基業……龐飛燕思索著心緒沉甸甸,田信打完關中決戰上表請功的時候,就把自己軍功換成了食邑萬戶的扈侯國,表封讓渡給了次子。
可年關守歲的時候,又把武當侯國的金印放到次子身邊,哪有一個人身兼兩侯的說法?
所以,這個武當侯國也等于交給了關姬,今后會由關姬其他兒子繼承。現在把金印給次子,就是讓關姬代管武當侯國,田信是不準備再過問武當侯國的事情了。
如果朝廷要收回武當侯國的金印……那就去找關姬討要,能不能拿走,就看朝廷的本事。
可這么大的一個侯國就這么沒了,龐飛燕心里酸溜溜的。
她若有個兒子,獲取侯國,今后彼此也有個依靠。
至于田信分撥給她管理的茶莊,哪怕獲利豐厚,這利潤也是要拿走養軍的。
北府兵沒有軍餉,但輪番上值的吏士,按著軍階高低會有不同的補助,這筆補助始終是家中最大的開支。
這么大的家業里,田信與關姬的私人產業卻分的很明白,南海郡國的稅租、產業收益就是關姬的;武昌邊上的夏侯國稅租、產業收益就是歸田平的,由關姬代管。
代管再多的茶莊、工坊,利潤都是要拿來養軍隊的;唯有封國稅租、自己置辦產業的盈利,才是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