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寵麾下的吏士籍貫普遍來自關東四州,現在滲透潛入搞破壞,這些人很熟……甚至還能得到一些來自鄉黨的配合。
曹魏橫掃鮮卑中部,懾服東部鮮卑,即將對遼東公孫氏動手,一旦成功,曹魏河北方面將無背后的顧慮,可以以極大騎兵優勢來對付平闊的關東四州。
稍稍有點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魏軍的鐵騎如果踏過黃河,會對關東四州產生怎樣的變化。
北邊司馬懿的極大軍事勝利,給了南邊滿寵敵后活動的底氣;就如當年漢中之戰魏軍十分狼狽,也動搖人心,使關羽的情報網絡迅速壯大。
目前看著是滿寵部猖狂囂張,實際上是狐假虎威,借的是司馬懿的威風。
就農事來說臨近收割,所有農作物都怕火,有擔心失火燒田的,也有擔心鄰居、路人摘折谷穗的,所以臨近收割許多人都會在自家田壟邊上結廬而居,以保護財產。
其中麥子相對來說最怕火一些,臨近三伏天收割,天干物燥稍稍一把火,無數人半年的辛苦就成了漫天飛灰。
可能已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所以兗州地區的小麥推廣陷入遲滯……整個關東四州幾乎可以說是一馬平川,沒有幾個所謂的‘必經之處’,所以魏軍小股精騎渡河進行農業破壞,其深入范圍怎么也在三五百里之間。
龐林治下的豫州則多多少少有些山川可以做屏障,除了潁川郡屬于前線外,余下各郡都在腹心受到保護。所以官民對魏國侵燒的顧慮小一些,敢放開手腳積極去生產。
了解到兗州的實際問題,田豫也才釋然,對馬良的抵觸、成見消減不少。
畢竟對面的是滿寵,整個襄樊之戰期間,就因為滿寵的存在,導致本該完美的戰役,硬是多出一撮抹不去的黑影。
之后的三國混戰,滿寵又代表魏國幾次出使吳國,促成了孫權的第三次背盟。可能也是因為多次出使吳國,讓滿寵認識到了吳軍的種種不足、隱患,才放出那致命的一把火。
要解決兗州的問題,要么增加三五千左右的騎兵駐守,以補充烽燧警戒防線的不足。有這么多騎兵在手,滿寵也會收斂很多。
再要么,同樣出奇兵,渡河去北岸狠狠給滿寵來一下,讓滿寵長長記性。
只有打疼滿寵,才能維持相對和睦的對峙局面。
比如現在青州跟河北平原郡的對峙,就顯得和睦許多,雙方并沒有太過激進的邊境問題。張飛的威名擺在那里,與張飛對峙的是夏侯楙,自不會擅起戰端。
也比如現在關中與河東方面的對峙,黃河南岸的弘農郡如同一個狹長的突出部。
可弘農北岸的河東郡守趙儼也是歷經大戰的宿將,但始終沒有與雒陽方面的曹真聯手攻擊、侵燒虞世方的弘農,就是因為虞世方的虎將威名震懾遠近,讓敵軍不敢輕舉妄動。
再說,田信手里最少還握著兩萬等待遣返的魏軍吏士,誰在虞世方那占了便宜,正好田信有借口扣押降軍、俘虜。
所以趙儼、曹真誰去占虞世方的便宜,就是跟曹丕過不去。
至于馬良的兗州,誰在乎呢?
說到底,還是兗州方面的主將馬良缺乏血肉骨骸壘砌的實際軍功,所以滿寵才這么放肆,把馬良欺負的連麥子都不敢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