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胡昭又在為皇帝分析陳國的六部卿、少卿的人選優劣;陳國的六部的名稱、指責與漢尚書六部稍稍有些區別。
陳國六部以式部為首,式部既是漢室尚書省的吏部,是確定禮儀規格的機構。
比如羅蒙的兩個兒子羅式、羅憲,式憲有楷模、標準的意思;式,可以解釋為公式、教條;憲,本身就是法度、典范、歷法的含義。
將吏部改名為式部,合乎一定的道理……但這卻是對儒家士人的挑釁。
很早之前田信確立陳國官制之時,草擬、最初的六部就是以吏部為主;現在漢室尚書省跟進,田信自己卻把吏部改為式部,這引發的議論、推測涵蓋朝野、敵我。
陳國官制可以用六部、五寺、三院,兩監、一府來概括,先是六部,有式部卿胡潛、兵部卿虞世方、吏部卿楊阜、工部卿周白、戶部卿遙授徐祚、刑部卿遙授張溫。
此外還有奉常寺、鴻臚寺、光祿寺、大理寺、內務寺這五個六部外的補充機構;三院是督察院、樞密院、議政院;兩監是國子監、欽天監,一府是專管田氏宗族的宗人府。
從先秦傳承至前漢、后漢,再到季漢的三公九卿制度,終于在田信手里完成了全面的改組。
這一套官制里,并不涉及府兵、漢僮義從的指揮、統率機構;顯然一切兵權,還是以‘北府’為核心。
到目前為止,北府里所有的中將、少將,并不兼任地方郡守,或中樞職務。
這種有目的的分割,很受胡昭的推崇……再推崇,也要詬病禮部改名為式部。好端端的改這樣一個無意義,卻象征性很大的機構名稱,那目的就是沖著‘禮’字的象征性去的。
對此胡昭能有什么辦法?
一點辦法都沒有,畢竟如今天下絕大多數人士人都是叛臣,或家族、本人有過背叛的履歷、污點。兩漢對待孔家不薄,既有二王三恪奉殷商子姓宗廟的宋公,也有幾乎半世襲的博士。
漢軍北伐期間,關東還一度鬧出復辟漢帝的鬧劇來。始作俑者楊俊、顏斐、郭奕這些人齊刷刷的跑到嶺南做官去了,弄得黑鍋黏在關東士人頭頂上,甩都甩不掉。
現在好了,孔家的宋公沒了,由大將軍為宋公,嗣奉殷商宗廟。
至午休時,胡昭與關羽一起用餐,討論皇帝的課程、學業。
午餐相對豐盛一點,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大將軍體型勻稱,終于可以放開飲食,偶爾能吃一些大油重鹽之物……比如田信冬季送來的煙熏肉。
風干、鹽淹,做醬是常見的肉類保存方式,煙熏屬于少見的儲存方式。
指南車、煙熏肉一起送到江都,關羽想明白用意后,心中那點芥蒂也就消散了。
很顯然,白虹劍當眾旋轉去找什么妖魔,一定是因為指南車的磁石手段;讓曹丕吸煙,純粹就是為了用煙氣去嗆、折騰、戲弄曹丕。
肉條都能用煙氣熏成黑乎乎不腐的干肉,就別說人的肺腑。
自己能想明白這些關鍵,可就怕皇帝想不明白。
彼此有心結,自己去說不一定有用,得讓胡昭這樣深受皇帝崇敬的人來引導。
同時最重要的是,不能泄露指南車、煙熏肉,與當日的關系。
通過這段時間的旁聽,關羽大致認為胡昭是個可以托付心事的人,就夾起熏肉薄片送服入口:“孔明先生,可知關某難言之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