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諸葛伯松雖系失足落水,如今局勢微妙,恐會生出誤解。”
平樂觀,關姬與張姬一起用茶,半夜時分鯨油明燈照亮廳室,張姬情緒不安。
關姬倒是一如既往的平靜,似乎走神了正思考其他方面的事情,沒有思考諸葛喬可能會因落水染病而死。如果就這么突然死在關中,那幾乎很難向外界解釋、證明。
不過關姬總覺得諸葛喬不可能落水染病,只有真正失足落水,倉皇之間嗆了不少渾水的人,才有可能死于肺病、炎癥。
若是蓄意尋死……再怎么殉死,落水那一瞬間是屏息的,就算灌水也可能是順著喉嚨滑到胃里。
雖然沒對人的肺解剖研究過,可也沒少收拾牛羊肺子,大致的致病遠離還是能想明白的。
所以即便諸葛喬渾水入肺,也應該是很少的水……換言之,在最倒霉的情況下推論,諸葛喬還是能活一陣時間的,這段時間里足以將他轉移、送回江都。
人活著抵達江都,很多事情自然就能講明白。
以丞相的家教,諸葛喬即便不肯吐露實話,也不會惡意捏造事端。
可怎么才能讓丞相那邊息怒?
丞相無子,從諸葛瑾這里把諸葛喬討要到名下繼嗣……這在當年是一樁關系孫劉聯盟、鞏固情誼的大事。孫權不心疼諸葛喬,可諸葛瑾很是心疼。
若這么沒了,丞相無法向諸葛瑾交待。
丞相一定會生氣,這與公事無關,是一個人父的基本反應。
還有自己父親那里,肯定也不高興,決不能讓關平回江都,一旦回去,老爹的怒火就集中到關平身上。
恐怕兄長已經想明白了這些環節,現在就是勸他護送諸葛喬回江都養病,也不會同意。
因此要多方面想下手,以消弭各種可能發生的禍事。
關姬想清楚自己的底線和愿意交付的代價后,也不理張姬的話茬,就伸手抓起身側的線繩輕輕拉扯,線繩另一端的一串小鈴鐺就懸在屋檐下,此刻搖擺脆響。
守在門外的家令孟姬轉身走進大廳,七八步后穿過屏風,又三四步拐彎來到寢室門前,欠身:“殿下?”
“取兩臺顯微鏡移交諸葛喬,其驗收后,一臺移交丞相府,一臺由其運往欽天監。”
關姬語態平靜,孟姬則有些詫異、不舍,顯微鏡幾乎可以當做社稷神器,是陳國得天所幸的有力、直接證據。
張姬也是咋舌不已,一臺顯微鏡,足以讓諸葛喬放棄前往河套的使命,主動選擇護送顯微鏡回江都。
關姬不做停頓,又說:“再加急傳令峴首山觀星樓,令大小學士、吏士、學子遷入南山,擇地重修觀星樓。發書南陽,請征北將軍全力協助。”
孟姬左手拿著厚厚一疊筆記本,右手握著毛筆細細寫著,她認字不多,但也能工整書寫一些日常口頭語性質的公文。
隨后關姬審閱內容,取出私印蓋上,就由孟姬拿著去制作更為正式的命令文書,走正規的亭驛向南陽、觀星樓發去相應指令。
觀星樓里藏著可以顛覆世界的宏觀世界知識;朝廷的欽天監眼饞不眼饞?肯定眼饞,各處經學家、世家對這個感興趣么?
非常的感興趣,可他們插不上手。
自先帝駕崩后,管理觀星樓的孟光就停止了招納新人,以隔離、封閉的環境里研究、探討天文學。
這兩年時間里,觀星樓與外界停止學術交流……朝廷肯定很想知道觀星樓的機密,更想借助觀星樓的知識,去推敲、判斷‘青龍見于藍田’、‘鬼神妖魔’及相關等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