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荊州軍的軍吏,與諸葛亮的荊益士人親舊集團……存在重疊現象也是正常的。
如果江都尹裁撤,恢復荊州建制……那這些人將失去最大的果實。
至于遷徙關中或雒陽,去充實這兩個地區……抱歉,先秦、兩漢的歷史已經證明這是自取死路。
再強的外地豪強,去了畿內只能淪為補血包,是充實京畿的資源,是以血肉的形式去畿內,依附于原有的筋骨。
留在江都、保住江都尹編制,那他們將會有用十分明朗、開闊的未來。
若是執意追求‘畿內’、‘王下民’這類政治待遇,那么就會被北府貴戚碾碎成渣,在兩三代人的時間里被吞噬、兼并。
京畿都城,歷來是吃人的。
看不上普通百姓那點微末血肉,就喜歡吃大族豪強,開張就能吃三年。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漢末的動亂源頭之一……皇帝無法再遷徙地方大族到畿內,借勛戚、宦官等爪牙消磨、撕碎這些崛起的宗族力量;而宗族盤踞地方越發的強盛。
皇帝為了壓制外地豪強汲取資源,于是后漢就突然有了典型的宦官集團……這幫家伙是復雜的,即依靠皇帝,幫皇帝汲取外地豪強的資源;他們又出身地方豪強、寒門,依靠皇帝反對、攻擊敵對的豪強大族。
如果后漢能向前漢那樣將各種崛起的大族強制遷移到畿內,化為王朝的血肉養分……那自然不需要豢養、壯大宦官集團。
原來正常的消化體系完蛋了,無法恢復,才有了宦官集團這種畸形的東西。
而后宦官集團得以傳承,不是宦官強大,而是地方大族越發強大、根深蒂固……作為這些人的克星,宦官集團才得以一代代傳承。
現在新朝江都尹是否保留編制,影響的十分深遠。
甚至一切行政規劃安排妥當的話,今后甚至能避免宦官干政……說到底,宦官的職權,與新朝的門下省近臣類似。
當門下省近臣能替皇帝達到任務目標時,自然沒必要經營宦官,借這種扭曲、不正常的手段去達成目標。
當然了,如今未來門下省的近臣不能維護皇帝、壓制外地大姓,那么宦官集團會再一次蘇醒,作為陰暗爪牙去壓制、迫害外地大姓。
而這些太過遙遠,當下關羽只關心自己荊州舊部能否在新朝站穩腳,獲得應該享受的戰果。
諸葛亮的回答,也令他明白了。
江都尹這個編制絕對會取消,執意享受京畿王下民政治待遇的人……可以遷徙南陽,去充實南陽。
因為南陽會劃入新朝的司州,新朝的司州將是一個很大的州。
不僅會有關中、河東、雒陽地區,還會加上南陽。
南陽是后漢的帝鄉所在,一個郡規模、經濟、文化、軍事實力堪比一個州。
以南陽為參照物,江都士民發展、追求的榜樣,就是后漢的帝鄉南陽……能享受各種好處。
因此江都的士民會接受一輪割裂,追求京畿王下民政治待遇的可以遷入南陽,追求農業、商業利益的留在南郡本身就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