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回到內閣,顧不得喝上一口茶,當即就讓人去叫戶部尚書過來。
雖然他的腦子變得遲頓,但知道想討得圣上歡心,還是要花費巨資重修萬壽宮。不管圣上暫時住到哪里,他必定還是想要繼續住在西苑,想要恢復以前的萬壽宮原貌。
當然,若是想要重修萬壽宮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圣上對祭壇都是吹毛求疵,更別說他的寢宮,恐怕花費要幾十萬兩。
卻是有事耽擱,足足過了一個多時辰,高耀才前來無逸殿,但剛進到值房便是哭窮道:“元輔大人,三二萬兩還有辦法解決,但超過十萬兩的話,那下官真的無能為力了!這第一項支出都在這賬上,但哪一項都不能裁減了啊!特別是這軍費,若是再削減的話,明年蒙古又要打到北京城下了。”
在當下,最大的問題無疑正是財政問題。一方面是稅收減少,像杭州、松江七府本是納稅大府,結果今年是顆粒無收,且還要下撥賑災銀;另一方面卻是軍費增加,為了應付北邊的騎兵以及平息江西、福建和廣東三地叛亂,又要增加軍餉。
“當真沒有辦法擠出二十萬兩嗎?這可是要替圣上重修萬壽宮!”嘉靖對大明的財政可謂是了如指掌,但還是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地詢問道。
“元輔大人,要不你換人吧!”高耀摘下官帽,一副無能為力的模樣道。
嚴嵩的眼睛透露著失望,深知當下大明財政捉襟見肘,真的不能再讓圣上胡作非為了。并沒有發難于高耀的不作為,實質大明財政的問題罪不在戶部尚書,從方鈍到高耀早已經證明更換戶部尚書并不可取。
嚴嵩讓高耀退出去后,便是寫了一張紙條,然后遞交給一名信使。
信使拿著紙條,當即就匆匆離開西苑,朝著坐落在小時雍坊的嚴府而去。
隨著歐陽淑端去世,嚴世蕃不僅卸任工部左侍郎,亦被迫離開了西苑。由于嚴嵩的求情,他并不需要回鄉守制,而是仍然留在京城之中。
嚴世蕃卸任工部左侍郎,又離開了內閣,從高高在上的小閣老成為了一個“閑人”,這無疑讓他的心里感到極為不爽。
卻不知是失去了約束,還是想要沉醉于這個美人鄉。雖然名義上是守制,但在家里卻是尋歡作樂,還到處尋找著樂子。
信使回到嚴府,通過前院,步入走廊,穿過中院,這才到達了后宅。
在這后宅之中,足足居住了嚴世蕃的二十七位姬妾。每個姬妾都占據著一個院子,這些院子又拱衛在嚴世蕃則的大宅院周圍,致使嚴世蕃宛如皇帝般。
“少爺到外面去參加酒宴了,估計快回來了吧!”這內宅的老奴說道。
信使早已經是見怪不怪,輕嘆了一口氣,便是在偏廳中等候。只是這一等,卻是到了太陽下山,眼看著無法在今日重返西苑了。
待到入暮時分,滿身胭脂和酒氣的嚴世蕃在仆人的摻扶下歸來。
“少爺,這是老爺給你的紙條,想聽取你的意見!”信使當即上前,顯得著急地說道。
“滾開!”嚴世蕃卻是大怒,顯得不滿地道:“沒瞧到本小爺醉了嗎?有啥事……明日再說!”
“阿七,這天色都快黑了,現在告訴你,你能送到宮里去!”扶著嚴世蕃的隨從亦是埋怨道。
隨從聽到這番話,亦是輕嘆了一聲,只好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