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權力是自上而下,只要他能如同嚴嵩般獲得圣上的信任。別說他兒子只是犯了一點小過錯,縱使他兒子真干下大逆不道之事,同樣能夠安然無恙。
“質夫,你亦在這里啊!”
卻是這時,一個人突然出現在屬廳中。
三人不由得詢聲望去,發現正是春風得意的袁閣老。
雖然郭樸貴為吏部尚書,但論到前程的話,卻還屬袁煒更有前途。袁煒的青詞寫得最好,現在又率先入閣,未來有極大的機會擔任大明首輔一職。
反觀他們三人,不論是誰將來有機會入閣,都要位居于袁煒之下。哪怕郭樸亦不例外,他已經算是落后于袁煒一步。
很是巧合的是,這四位被后世稱為青詞宰相的人,今天竟然聚到了一處。
“見過袁閣老!”
郭樸雖然比袁煒要高一屆,但其擔任禮部右侍郎之時,袁煒卻已經是禮部左侍郎,當下袁煒更是大明的三位閣老之一,便行以下敬上之禮道。
“呵呵……原來是質夫啊!你我二人無須如此客氣!”袁煒仿佛這才看到是郭樸般,顯得很是熱情地微笑著回應道。
郭樸卻是一愣,覺得這話甚是耳熟,這不是他剛剛跟嚴訥和李春芳所說的話嗎?
“郭閣老,圣上又傳下紙條了?”嚴訥的眼睛卻是一亮,已經注意到袁煒手上拿著一張紙條,顯得急切地詢問道。
當下他入值西苑,主要的任務正是為圣上撰寫青詞,從而換得被圣上重用的機會,就如同眼前的兩位前輩一般。
郭樸好奇地望向了那張紙條,亦是想知道紙條中的內容,不知圣上這次又傳達了什么旨意。只是袁煒卻是笑而不語,并微笑地望向了他。
很顯然,他這位吏部尚書已經被袁煒定義為外人,不會再像以前那般公布題目,然后各人作一篇青詞上呈圣上選用。
郭樸暗暗一嘆,很識相地跟著嚴訥和李春芳進行道別,又跟著袁煒進行施禮道:“袁閣老,下官還有些事,改日再敘!”
“質夫,慢走!”袁煒微笑地望著他,顯得溫和地說道。
隨著郭樸離開,他的目光卻是變得凌厲。隨著他成功入閣,當下郭樸已經成為他最大的競爭者,而不是那個萬年禮部尚書吳山。
郭樸從屬廳離開,心里顯得并不是滋味。
原本這一次是要“衣錦還鄉”,但最終卻像被人攆出來一般。不過他很快就調整了情緒,圣上對他的工作認可,這無疑是一種最大的肯定。
只要他努力辦好吏部尚書這一份差事,認真地按著圣上的意志做好這一次的外察,將來未必沒有機會超越袁煒,從而成為新一任的大明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