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階在官場已經沉淫四十載,若是連嚴訥的來意都猜不到,那他就真的要拿豆腐撞頭,這個首輔寶座亦是不可能坐穩。
嚴訥自然是為了吏部尚書的寶座而來,只是不知曉徐階的真實意圖,只好附和地拱手道:“元輔大人所言極是!”
“今天董份到宮里面圣,下午跟著袁煒一起離開,估計要爭奪這個吏部尚書的位置了!”徐階捏著茶盞子輕潑著滾燙的茶水,頭亦不抬地說道。
在諸多候選人中,吏部左侍郎董份的可能性無疑最大。
董份深得皇上的恩寵,又恰好是吏部左侍郎,而皇上很早就已經給董份授予二品官俸,現在出任吏部尚書已然是順理成章。
“元輔大人,那當如何是好?”嚴訥得知董份竟然要拉攏次輔袁煒,不由得緊張地詢問道。
徐階的嘴角微微翹起,抬頭睥著緊張的嚴訥開誠布公地說道:“董份此人私心過重,他出任吏部尚書非我大明之福,老夫會推薦于你!”
“多謝元輔大人!”嚴訥的眼睛微微一亮,當即進行謝禮感謝道。
若是徐階真的愿意出手相助于他,哪怕董份能夠拉擾到他浙江的同鄉袁煒相助,那他們這一邊的勝算仍然會更大。
徐從來都不是一個合格的旁聽者,突然進行插話道:“爹,孩兒聽說楊博也在活動呢?”
“楊博是兵部尚書,皇上依重于他能夠穩住九邊。現在兵部左侍郎胡松并不能管好兵部那攤子事,而胡宗憲沒有復出之理,楊博的希望根本不足為慮!”徐階的眉頭微微一蹙,輕呷了一口茶水才分析道。
卻好在他們去年底對胡宗憲動手,如果胡宗憲還是領銜兵部尚書的江浙總督,那胡完憲很可能還朝,而楊博則能名正言順地接任吏部尚書。
現任的兵部左侍郎胡松是嘉靖八年的三甲進士,走的卻是正統的地方官員路線。由于搭上徐階的關系,這才從江西巡撫升遷回京,出任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其軍事才能并不顯著。
反觀楊博此人。跟他們這幫以青詞起家的大佬不同,楊博甚至都不會寫青詞,而是出任宣大總督、薊遼總督期間令到邊境安定,更是不斷有戰功傳來,是以軍事才能受到皇上的青睞。
只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楊博是以軍事得寵,但現在邊境并不算太安定,自然還要楊博這位“老人”坐鎮于兵部,這樣便跟著吏部尚書無緣了。
嚴訥聽到這番頭頭是道的分析,便是輕輕地點了點頭,認可了徐階的這一個判斷,心里亦是削減著楊博的威脅性。
“那隔壁那位呢?”徐認可地點了點頭,卻又是伸手一指道。
雖然沒有提及姓名,但誰都知曉這隔壁指的正是當今戶部尚書、清流及開海派的領袖戶部尚書吳山,一個有資質和聲望的老牌尚書。
嚴訥聽到提及吳山,心知聲望和資歷都無法跟對方相比,卻是不由得擔憂地望向了徐階。令他意外的是,徐階的嘴角竟然罕見地噙著一絲的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