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
徐爌顯得意外地抬頭望向二人,卻不知這二個人為何要息事寧人。
若說他們二人心向于林晧然,那是絕對不可能之事。不說他們最希望遏制于林晧然,且楊大石的兒子楊寬被時任順天府尹的林晧然判了死刑,二人可謂是結下了一段不共戴天的仇怨。
偏偏地,這二個人卻偏向于林晧然,主動站出來進行“勸架”。
“和氣?我們跟他還有什么和氣可言?”何東序跟林晧然已經是公然決裂,當即顯得十分不屑地說道。
李瑜打心里看不起這兩個大鹽商,亦是淡淡地說道:“這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難免是會狂傲一些!這明明是一個鐵證如山的案子,他不辨青紅皂白便接了下來,分明是他自找無趣,咱們當是應當加予利用!”
“李大人,高見!”何東序看著李瑜如此頂自己,心里簡直是引為知己地豎起大拇指地道。
范千山和楊大石交流了一下眼色,最終卻是默不作聲。
雖然他們二人是揚州大鹽商和晉商的代表,且背后還有著楊家的支持,但終究是地位低一些,難免會被這兩位揚州的長官所看輕。
由于二位大佬達成默契,而徐爌又是一副坐山觀虎斗的架勢,事情便是正式定了下來。他們打算在這個鐵證如山的案子做一些文章,令到林晧然“惹火上身”。
夜幕降臨,揚州城亮起了盞盞燈火,呈現著這個時代罕見的盛世的景象。
揚州會集著腰纏萬貫的大鹽商和數之不盡的文人騷客,卻是共同推動了娛樂業的發展,令到揚州青樓的生意歷來火爆。
故而有詩云: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
江南的魅力在于水,而青樓的會聚地便在老城的小秦淮河畔上,卻見成片的青樓正在熱情地招攬著客人。悠悠的河面上,花船綽綽,燈墻時而有女子輕舞,并有絲竹之聲傳來。
明春樓,是揚州的四大名樓之一,時而亦會培養出來一位花魁。
這里面朝寬闊的大街,背靠著小秦淮河,卻是不僅有著四層的高樓,后面還有庭院,單是規模便已經無愧于四大青樓之名。
“兩位公子面生得緊,不知可有相識的姑娘呢?”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鴇迎到門口的臺階處,顯得熱情地詢問道。
“我是廣東赴京的舉人,聽友人提及陳瀟瀟姑娘琴藝無雙!今途經揚州,想要一聽為快,不知瀟瀟姑娘可曾有空?”蒙詔一副舉子裝扮,顯得有幾分傲氣地道。
林晧然一副公子哥裝束,卻是默不作聲地站在旁邊,同時打量著這里的環境。他已經習慣將事情交給自己這個聰慧的學生,而他則是如同局外人般。
老鴇聽到這番話,臉上熱情的笑容轉而尷尬,便是勉強地陪笑著道:“這位舉人老爺,如果想要聽琴的話,我明春樓的趙意姑娘有過之而無不及,其相貌更是上上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