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陰沉,吳淞江邊上的林子傳來幾聲鴉叫。
五名男子將一具商人和一名仆人的尸體悄悄地抬進林子中,又從船中取來了工具,便將兩具尸體挖坑掩埋起來。
幾個人本不是自家兄弟,但現如今以年齡進行排序,都是以兄弟相稱。幾個人將兩具尸體埋好,便是回到那艘小船上。
老大看到老五一副疑神疑鬼的模樣,便是出言寬慰道:“老五,你現在還不熟行,以后這種事情做多了,便就習慣了!”
“不錯,這種事情其實跟殺豬宰羊沒啥子區別,做幾次便不覺得什么了!”老二鉆進船艙將剛剛商人的包袱提出來,并附言道。
老四的眼睛微亮,顯得心急地伸手一把奪過那個包袱,結果打開卻是失望地道:“老子看這肉豬這般穿著,還以為會是條大魚,不想就幾兩的碎銀子!”
老三和老五看著只有幾兩銀子,雖然覺得不算太少,但難免亦有幾分失望。
“你懂什么,好貨應該藏在這里!”老二卻是拍了拍手上那一根不起眼的粗竹竿子,顯得頗為自信地露出牙齒道。
老大給老四使了一個眼色,老四掄起那把還殘留著血跡的斧子將竹筒劈開。
竹筒被劈開兩半,卻見里面果然靜靜地躺著好幾塊金子,令到幾個人的眼睛登時亮起,這已然是算得上是比較少見的大肥豬了。
幾個人興奮地在船頭分贓,然后一起動手洗掉船上的血跡,在前面的草壩分道揚鑣,老二則重回前面的小碼頭繼續拉客做營生。
江盜,已然成為當下大明的一個頑疾。
不論是長江,還是黃河,亦或者是第三大河流珠江,在一些偏僻的河道都會有江盜出沒,時而收割著過往商人的財物。
一些窮兇極惡的江盜往往都有著一份正當職業,平時顯得老實巴交,都很擅于偽裝自己。只要給他們機會,便會露出丑陋的面目,做出殺人越貨的勾當。
浦東鹽場,一個中小型規模的鹽場,常住人口達上萬人。
鹽場是鹽業生產的最基本單位,設大使及副使各一人,負責管理全鹽場鹽的生產及鹽課的征收。約二十一戶為一社,二、三社為一團。
跟著大明對普通百姓的內遷政策不同,這些動輒數以萬計的灶戶則常居住于海邊,甚至他們子孫繁衍,已然形成了一個個村落。
老大本名叫陳二,在家中亦是排行老二,跟著那幾個兄弟分開后,便是朝著自己的居所走了過去。剛到村口,便看到李總催正在曬谷場對大伙說話。
每團都會設有一名總催,大致相當于里長,主要是管理灶丁,督辦鹽課,丈量蕩地等,擁有著很大的權限,是灶戶群體中的富裕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