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倭寇進犯東南,上海縣跟東南很多府縣般,開始修建或擴建城池。
上海城于嘉靖三十二年開始修建,僅是三個月的時間,便修筑了一座周長九華里,高二丈四的城墻,敵樓共計五座,并修筑了護城河。
雖然倭寇多次來犯,直逼上海城下,卻始終沒能侵入城池。一方面是將士用命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可見城池的穩固。
得益于上海鹽廠的鹽利,水路發達,又靠近長江口,這里的商貿很是發達。特別一些漁獲不少,令到很多海產品輸送到松江和揚州等繁華之地。
現如今的上海,從昔日的小漁村已然成為東南繁華的縣城,更是大明東面的一個門戶。
“下官上海知縣蔣仲正拜見欽差大人!”
隨著林晧然駕臨到上海城外,上海知縣蔣仲正帶領縣衙一眾官員和鄉紳在城門口熱情相迎,顯得規規矩矩地參拜道。
蔣仲正是舉人出身,原本在香山縣擔任一個小小的教諭。隨著香山縣的崛起,他的地步可謂是水漲船高,在香山縣丞的位置過渡兩年后,便是出任了上海知縣。
雖然他在香山縣積累了不少的政績,但能夠上任上海知縣這個肥缺,卻是少不得林晧然在背后進行運作,而林晧然無疑算是他的伯樂。
蔣仲正在這里見到自己的上司,不管是為了感恩,還是畏懼于林晧然的權勢,亦或者想要繼續巴結于林晧然,都讓他有理由以最高的規矩接待林晧然。
林晧然跟著他簡單寒暄幾句,又對著一幫鄉紳點了點頭,便是重回轎子,進到了這個后代被譽為東方明珠的縣城。
在得知林晧然到來上海縣城,街道兩邊當即聚集了大量的百姓和士子,特別是士子對林晧然的到來表現得很是瘋狂。
蔣仲正將縣衙的后宅主動讓了出來,他是知道林晧然的喜好和秉性,并沒有過于鋪張浪費,而是差人弄來了一大籮筐的鮮蟹,并嘗試了各種的做法。
林晧然吃過地地道道的鮮蟹宴,詢問了上海縣的一些治理情況,便是直接意味深長地道:“今晚的宵禁再嚴一些!”
“是!”蔣仲正雖然不知林晧然的葫蘆里賣什么藥,卻是鄭重地回了一句道。
在當天的夜里,上海縣的宵禁提前了一些,且安排了更多的人手。令到亥時之時,這街道便已經空蕩蕩的,只有一輪彎月掛在城墻之上。
到了子時,城門被打開,一支隊伍突然出城離開。
這個事情做得還算是隱蔽,待到兩日之后,上海縣城才有確切的消息傳出:林晧然那晚乘坐馬車離開上海縣城,而后不知所蹤。
這個小小的舉動,無疑令到各方的眼線感到了困惑和迷茫。
崇明島,是新長江三角洲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它的原處是長江口外淺海。長江流入河口地區時,由于比降減小,流速變緩等原因,所挾大量泥沙于此逐漸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