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這自然不是什么好稱呼,甚至透露著濃濃的冒犯之意。
楊選心里確實一直瞧不上林晧然,總覺得對方只是一個走了狗屎運的小年輕,故而才會想通過威脅的方式從林晧然手里搶得一半軍功。
林晧然冷冷地望了一眼楊選,當即便是轉身并留下一句話道:“咱們京城見!”
他跟楊選本來是無怨無仇,但楊選竟然以為自己年少可欺,剛剛已經是明著想要搶自己的軍功,現在竟然還敢如此叫囂,那他不介意讓楊選見識一下自己的手段。
跟著很多官員和光同塵的為官之道不同,他從來不介意挑起戰事,連昔日高高在上的吏部尚書郭樸都敢于拉下馬,又怎么可能會害怕這一個小小的兵部右侍郎。
咕……
眾將領看到這里,暗暗地咽著吐沫,已然知道即將有大事要發生了。在重新認識林晧然的同時,卻是不免擔憂地望向楊選,這個一度令到他們覺得高不可攀的大人物似乎要倒大霉了。
范健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顯得焦急地望向了楊選。
林晧然昔日沒入仕便有了“血書生”的雅號,先前在城頭差點便親手將哈木把都兒射殺,這么一個如此有血性的官員,又豈會害怕楊選這個不痛不癢的喝斥而不上疏呢?
“慢著!林部堂,你想怎么樣?”
楊選亦是冷靜下來,心知林晧然若是上疏彈劾于他,那么他的處境會變得更加的惡劣,屁股終于離開了那張椅子,站起來對著林晧然詢問道。
眾將士看到這里,已然是知道此番較量誰勝誰負,終究是這位禮部左侍郎技高一籌。
林晧然聽著楊選的口氣有服軟的意思,猶豫著站在原地,卻是頭亦不回地質問道:“不是本官想怎么樣,而是楊總督在這里為城北大捷搞慶功宴又想怎么樣?”
這話的潛臺詞很是明顯:你還想要爭功嗎?
楊選攥緊拳頭并咬緊牙關眼睛更是閃過一抹狠厲,只是看著這個巋然不動的背影,最終無奈地低頭道:“北門大捷之事,本總督不會再過問,一切全憑林大人作主!”
雖然大明被蒙古騎兵從邊墻殺進來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他頭上終究頂著一個瀆職的名頭。現在他偏偏不合時宜地大搞慶功宴,除非他現在有勇氣冒功,不然事情捅到朝廷必定又是一個污點。
在考慮各種因素后,他亦是不得向這位年輕的禮部左侍郎低頭,以求得到這位年輕氣盛的禮部左侍郎“寬恕”。
武進伯看著高高在上的薊遼總督如此低頭,亦是開始重新審視這位禮部左侍郎。
“城門大捷的慶功宴本就不是你該操心的事,你卻是偏偏胡搞瞎搞!”林晧然意有所指地留下了一句,然后淡淡地補充道:“本官可以不上疏彈劾你,但據本官所知,引蒙古騎兵入關的便是朵顏衛!楊總督,我看你還是想著如何向朝廷解釋,告辭!”
留下了最為關鍵的一句,他便是頭亦不回都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