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選去年五月為著針對朵顏部的方略而沾沾自喜之時,恐怕亦是沒有想到會有今日。
其舉動不僅沒能有效地控制住朵顏衛,反倒令到朵顏衛徹底倒向了俺答,朵顏衛成為俺答的兒子辛愛從東邊入關的最關鍵因素。
如果真要追究此次蒙古騎兵入關的罪魁禍首,那么并不是其他人,便是這位致使大明跟朵顏衛徹底惡化的薊遼總督楊選和那幫自以為是的邊軍高層。
“總督大人,您沒事吧?”游擊將軍嚴瞻看著楊選像是站不穩摔倒的模樣,當即上前關切地詢問道。
楊選緩緩地搖了搖頭,只是看著離去林晧然的身影,心里頭已然是驚濤駭浪。
他今日的搶功的舉動不僅徹底淪為了笑柄,而且朵顏衛的事情竟然已經敗露,致使他即將要面臨著一場劫數。
“既然已經沒有了慶功宴,咱們走吧!”武進伯朱承勛望了一眼左右,當即直接帶人離開這里。
眾將領亦是紛紛離開這里,在酒菜還沒有上來之時,這里的將領已經離開了七七八八。這個慶功宴原本就是有名無實,現在楊選已然面臨失勢,眾將士似乎沒有再巴結這位薊遼總督的必要。
范健雖然顯得有些無能,但還算是忠心耿耿,上前對著楊選小心翼翼地詢問道:“總督大人,我們現在當如何是好?”
楊選沒想到朵顏衛的事情會被林晧然所知悉,抬頭望著西邊的天空自我寬慰地道:“老夫此番是要面臨一場劫數,不過有老大人在京,此次應該是能挺過去的!”
他的官途之所以能夠如此順暢,正是得到了兵部尚書楊博的提攜,令到他先是越級升任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任巡撫大同,而今更是坐在最具含金量之一的薊遼總督。
范健和嚴瞻交換了一個眼色,想到那位極得皇上寵信的兵部尚書楊博,亦是重燃信心地點了點頭。
兩天后,蒙古騎兵自墻子嶺潰墻至撤退,留內地八曰,輾轉近千里,劫掠十余縣,近百村鎮,逾十萬百姓遭難,死傷數千,被蒙古人掠去財產不計其數。
跟著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蒙古騎兵在通州折損了一百多號精銳,而俺答最為出色的孫子哈木把都兒更是身負重傷,致使他們的士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擊。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好與壞,林晧然的這個舉動令到這幫蒙古強盜已經是心存不甘,明年恐怕還會想辦法大舉入關。
隨著蒙古騎兵離去的消息傳來,北京城終于解嚴。
林晧然在得到這條消息,便是當即啟程,踏上了返回京城的最后一小段路。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奔波,終于見到了巍峨的大明都城。
高大的城墻,聳立的城樓,氣派的箭樓、角樓,身穿甲胄的士兵,以及那有數十米寬的護城河,這里如同一座泰山般佇立在這里。
從開春不久出發,而現在已經是年底,已然離開京城將近一年的時間。
林晧然抬頭望著永定門的城頭,臉上已經沒有絲毫的興奮之意,剩下的只有凝重和肅然。這似乎就是他的宿命,他又回到了這個充滿明槍暗箭的京城,再次身處于這個時代最洶涌的朝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