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過去,五月悄然來臨。
由于五月是夏糧收成的日子,令到這個月份彰顯著喜慶的氣息,特別是京畿一帶的稻田已經飄香,無疑平添了幾分太平景象。
只是上天總喜歡開一些玩笑,卻是在五月的第一天,天空竟然出現了罕見的“日食”天象。
若是日食放在后世,只會是一件茶余飯后的小事,只是在這個時代,大家仍然信奉著源于西周的“敬天保民”思想。認為“上天”只把統治人間的“天命”交給那些有“德”者,一旦統治者“失德”,也就會失去上天的庇護,新的有德者即可以應運而生,取而代之,作為君臨天下的統治者應該“以德配天”。
每當出現這種天象,皇帝和執政大臣都要圍繞當時的朝政加強自身的修省活動,通過修德和修政進行補救。
雖然經過這么多次的“謊報”,其對皇上的威懾力已然下降,甚至袁煒的“日食不見,即同不食”和“食止一分,與不食同”得到了皇上的采納。
只是每當日食之時,作為忠于皇上的官員則要按慣例行到禮部衙門進行救護之禮。
跟著嘉靖四十年的情況有所不同,這次不僅更加的清晰可見,而且持續的時間更長。“日食不見,即同不食”和“食止一分,與不食同”都不再符合,而是貨真價實的“日食”天象。
這次日食發生在下午時分,是一個難得的艷陽天,故而日食現象很是驚人,令到整個京城都陷入陰影之中。
“日食?”
“快,咱們回去換素衣到禮部行救護之禮!”
“別回家了,讓人找幾件素衣咱們對付一下!”
……
由于今天是休沐日,林晧然跟著一幫同年正在小聚,當看到這個天象之時,心里的第一個念頭是趕向禮部衙門行救護之禮。
同樣的情況亦是發生在京城各處,他們在北城還好,有些人跑到了通州城,這里已然是直接騎著兵趕了回來。
現在日食出現,官員不行救護之禮,這簡直是一種不忠的表現,如何讓到官員不驚慌。
當林晧然趕回自家衙門的時候,這里早已經是人滿為患,好不容易擠進了大堂,找上了正在招呼嚴訥等官員的李春芳。
“正堂大人,此次可是要行救護之禮?”林晧然可不想重蹈岳父的覆轍,對著李春芳進行請求道。
嚴訥突然咳嗽了一聲,發現林晧然望過來,卻是故意望向了別處。
李春芳亦是望了嚴訥一眼,卻是對著林晧然道:“不錯,你如果覺得當行救護之禮,那就是準備一下吧!”
“下官遵命!”林晧然發現李春芳這個人很實在,并沒有打算給他暗使絆子,當即恭敬地行了一禮,這才退下去進行安排相關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