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徐階將那個條例告訴張四維,徐階又因方案的事情叫來了嚴訥,便注定這個方案的事情不會是秘密。
到了傍晚時分,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北京城的大街小巷,當即成為最為熱門的話題。
由于今年是大比之年,不僅是參加鄉試的考生,還有很多士子亦會前來京城湊熱鬧,這幫無所事事的讀書人在酒樓、飯館和客棧等處進行了激烈的探討。
面對著這一個被徐階視為高明的條例,士子們的反應卻是褒貶不一。
“直接削掉他們的爵位便是,何需這般麻煩還要給他們補償金,這個方案真是操蛋!”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
“要我說,這個林侍郎還是太過于保守了,哪里還要宗人愿不愿意,直接削掉一批,給了他們補償金還敢吭聲不成?”這是唯恐天下不亂的。
“話不能這樣說,這個事情確實是棘手,現在不失為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案,能夠令到雙方都能夠接受!”這是深明大義的。
很多時候便是如此,一些人自然是希望林晧然能夠大刀闊斧,理所當然地以為該如何如何,但身居那個位置才能明白做事難。
就如同后世的網絡噴子,只要他們抓到自以為正確的一個點,便會瘋狂地進行了攻擊。殊不知,很多看起來不夠完美的事情,都是經過多方角力后妥協的結果。
林晧然能夠從“不削爵”到“間接削爵”,這里已經是一個極大的進步,亦是他執政智慧的一個充分體現。
“你們只懂得放屁,真的能夠削爵,雷狀元就不會被搞得灰頭土臉!我老師提出的方案,比你這個豬腦袋想到的要強上一萬倍!”
在京城的輿論中,不僅要有理,而且還要有人。
不論是林晧然天下士子楷模的形象,還是他竹君子的聲名,亦或者他在順天府的一幫弟子,都讓到他并不缺人。
當占到理之后,雖然有人在背后想要煽風點火攻擊林晧然,卻是被以蒙詔等弟子為首的士子狠狠地頂了回去。
正是如此,在林晧然拋出新方案的時候,預期中的輿論攻勢沒有出現,或者是被林晧然及其弟子扼殺在搖籃之中。
不過這個方案能不能通過內閣,事情已然存在著一定的變數,徐階和嚴訥商議的結果不得而知,誰都不知道徐階會不會將方案打回禮部。
夜幕降臨,林府門前的燈籠已經高高地掛了起來。
只要是林晧然在家里,幾乎便是沒有一日空閑的。對于一些舊識,哪怕今晚沒空見面,那亦要推到明晚抽些時間相見。
在這個時代,管家其實充當了秘書的角色,安排著誰什么時候過來見上一見,而林金元的地位已然是水漲船高。
由于都是自家人,且長林氏擁有著一大筆集體財富,哪怕林金元不接受賄賂的情況下,亦是被人不動聲色地塞了幾萬兩銀子和很多物件。